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夔門

拼音 kuí mén

注音 ㄎㄨㄟˊ ㄇㄣˊ

夔門 詞語解釋

解釋
  • 指瞿塘峽。因地當川東門戶,故稱。為長江三峽之一。
  • © 漢典

    夔門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夔門

  • 夔門(kuí mén),又名瞿塘峽、瞿塘關,瞿塘峽之西門。三峽西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故名。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 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及50米,波濤洶涌,呼嘯奔騰,令人心悸,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因瞿塘峽地當川東門戶,故又別稱夔門。
  • 夔門雄踞瞿塘峽之首,亦是長江三峽之首,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中,它是最窄、距離最短的一個峽,瞿塘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過此發出“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爲魁”的讚歎。
  • 夔門由兩岸高山凌江夾峙,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夔門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近江兩岸則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設的大門。白鹽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鈣質,色似白鹽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鐵的水溶液粘附在風化的岩層表面,此山土石呈紅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個紅裝,一個素裹,可謂奇景。兩座山都是石灰岩,長期的風剝雨蝕,使兩岸巖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麗的片段景觀。面江迎風之絕壁陡巖,雖然寸草難生,而各現異彩,這些色調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輝映,形成了“赤甲晴暉”、“白鹽曙色”和“夔門秋月”等勝景。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逵門
      2. 潰門
      3. 憒悶
      4. 逵門
      5. 魁雄
      6. 魁詭
      7. 暌阻
      8. 睽闊
      9. 揆違
      10. 暌乖
      11. 闇门
      12. 搔捫
      13. 蝨空捫
      14. 汶汶
      15. 拊捫
      16. 脩门
    相關詞語
      1. 夔鼓
      2. 夔曠
      3. 夔牛
      4. 夔牙
      5. 夔一足
      6. 夔鳳紋
      7. 龍夔
      8. 蟠夔
      9. 一夔
      10. 四夔
      11. 皋夔
      12. 鍾夔
      13. 門祚
      14. 門單
      15. 門爵
      16. 門地
      17. 門檐
      18. 門隟
      19. 賄門
      20. 南門
      21. 胥門
      22. 市門
      23. 清門
      24. 午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