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夏朝

拼音 xià cháo

注音 ㄒㄧㄚˋ ㄔㄠˊ

夏朝 詞語解釋

國語辭典
夏朝xià cháoㄒㄧㄚˋ ㄔㄠˊ
  1. 朝代名。(西元前2205~1766)​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禹受舜之禪讓所建立。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斟鄩(今登封縣西北)​、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等地。傳至太康,被后羿所逐,後有少康中興,傳至夏桀,暴虐無道,為商湯所逐,夏亡。也稱為「夏后氏」。

英語 Xia Dynasty (2070-1600 BC)​

德語 Xia-Dynastie (S, Gesch)​

法語 Dynastie Xia

© 漢典

夏朝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夏朝

  •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啓,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 一般認爲,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爲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爲中國的代名詞。
  •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爲,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遐超
      2. 霞朝
      3. 下饭
      4. 下遷
      5. 下店
      6. 下伏
      7. 下位
      8. 下寨
      9. 心潮
      10. 鳩居鵲巢
      11. 鸠占鹊巢
      12. 保路風潮
      13. 新浪潮
      14. 燕處焚巢
    相關詞語
      1. 夏書
      2. 夏海
      3. 夏鸡
      4. 夏蘖
      5. 夏网
      6. 夏徵
      7. 諴夏
      8. 每岁孟夏
      9. 无冬无夏
      10. 梅夏
      11. 送夏
      12. 無間冬夏
      13. 朝轨
      14. 朝發夕至
      15. 朝歌夜弦
      16. 朝践
      17. 朝英
      18. 朝覲
      19. 素朝
      20. 有朝
      21. 昨朝
      22. 回朝
      23. 偽朝
      24. 東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