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夏历

拼音 xià lì

注音 ㄒㄧㄚˋ ㄌㄧˋ

夏历 詞語解釋

解釋

◎ 夏曆 xiàlì

見“農曆”

-----------------
國語辭典
夏曆xià lì ㄒㄧㄚˋ ㄌㄧˋ
  1. 傳統三正曆法系統之一。為夏代授時的曆法。以建寅三月為歲首,正月是孟春,四月是孟夏,七月是孟秋,十月是孟冬,平均分配四季。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平分成立春、雨水、驚蟄等二十四個節氣,以便於農事。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三五四天或三五五天,少於一個太陽年的實際天數(三六五點二四二一九九○七天)​,因此就有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的置閏辦法,使歷來的平均長度相當於一個太陽年。這種混合太陽曆、太陰曆與干支紀日法而成的夏曆,既符合天文節氣,又方便農業社會農耕所需。漢武帝太初曆亦以之為依據,後代多沿用。也稱為「農曆」、「夏正」。

© 漢典

夏历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夏曆

  • 夏曆是古代漢族曆法之一,與黃帝歷、顓頊歷、殷歷、周曆、魯歷合稱古六歷。傳說是夏代創立的歷法,原曆法規則已軼失,現只從一些古籍上了解一些內容:採用冬至之月爲子月作歷算一歲開始,曆法年則採用以建寅月開始,即寅正(後來叫做夏正),其大致是採用整數366天爲一歲,用減差法和正閏餘,來調整時差。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下力
      2. 下痢
      3. 下吏
      4. 下利
      5. 下礼
      6. 瑕砾
      7. 下吏
      8. 下痢
      9. 黠吏
      10. 遐历
      11. 下屋
      12. 下邑
      13. 下巴颏
      14. 下锅
      15. 下班
      16. 下黄手
      17. 掌力
      18. 封疆大吏
      19. 宦吏
      20. 凤凰皁隶
      21. 棗栗
      22. 从吏
    相關詞語
      1. 夏氏
      2. 夏籥
      3. 夏五
      4. 夏正
      5. 夏坐
      6. 夏侯湛
      7. 黄农虞夏
      8. 初夏
      9. 行以肆夏
      10. 梅夏
      11. 蛮夏
      12. 华夏
      13. 历室
      14. 历阶
      15. 历朝
      16. 历历在耳
      17. 历历可见
      18. 历算
      19. 激历
      20. 民历
      21. 大明历
      22. 懋历
      23. 楼罗历
      24. 傣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