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壯族

拼音 zhuàng zú

注音 ㄓㄨㄤˋ ㄗㄨˊ

壯族 詞語解釋

解釋
  •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古稱“西甌”、“駱越”、“烏滸”、“俚”、“僚”,宋始稱“撞”。後稱為“僮族”,1956年改“僮”為“壯”。主要分佈在廣西,少數居住在雲南、廣東。人口近一千四百萬。
  • -----------------
    國語辭典
    壯族zhuàng zúㄓㄨㄤˋ ㄗㄨˊ
    1.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廣西省,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省也有散居,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人口約一千五百四十八萬。社會由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組成,有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漁、牧業。傳統住屋形式為「干欄」,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南北兩種方言。大都兼通漢語文。信仰多神,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和祖先,除此之外,亦見佛、道教的傳布。在傳統文獻中有「獞族」、「撞族」、「僮族」的記載,這三個字的讀音都是「壯」,是壯族的另稱。也作「?族」、「僮族」、「撞族」。

    英語 Zhuang ethnic group of Guangxi, the PRC's second most numerous ethnic group, Zhuang: Bouxcuengh

    德語 Zhuang (eine Volksgruppe in China)​ (S)​

    法語 Zhuang (ethnie)​

    © 漢典

    壯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壯族

  • 壯族(壯文:Bouxraeuz,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爲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佈,主要聚居在南方,範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佈區。
  • 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爲強壯的“壯”字。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總人口數爲16926381人。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撞族
      2. 僮族
      3. 壯卒
      4. 僮族
      5. 撞族
      6. 壯卒
      7. 狀匿
      8. 撞城
      9. 撞頭搕腦
      10. 撞陣衝軍
      11. 撞太歲
      12. 狀貌
      13. 斂足
      14. 慊足
      15. 一夔足
      16. 神完氣足
      17. 鼎折足
      18. 河淸卒
    相關詞語
      1. 壯泉
      2. 壯年
      3. 壯士
      4. 壯膽
      5. 壯強
      6. 壯長
      7. 年輕力壯
      8. 打旺壯
      9. 高壯
      10. 雅壯
      11. 稍麄膽壯
      12. 逞壯
      13. 族祖母
      14. 族世
      15. 族帳
      16. 族鬼
      17. 族姬
      18. 族戚
      19. 胤族
      20. 鼎族
      21. 朝鮮族
      22. 印歐民族
      23. 香腸族
      24. 鄂倫春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