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壓軸子

拼音 yā zhòu zi

注音 ㄧㄚ ㄓㄡˋ ˙ㄗ

壓軸子 詞語解釋

解釋
舊時戲曲演出,把最受歡迎的戲排在倒數第二出。也叫做“壓胄子”。亦指安排在最後的一個節目。現多指演出中排在最後的較精彩的節目
-----------------
國語辭典
壓軸子yā zhóu ziㄧㄚ ㄓㄡˊ ˙ㄗ
  • 劇院演劇中的倒數第二齣,因其緊壓大軸,故稱為「壓軸子」。今則俗誤為最後一齣或最後一個節目。也作「壓冑子」。

© 漢典

壓軸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壓軸戲指壓軸子的戲曲節目,一般是指戲曲的倒數第二個節目,常用來比喻令人注目,最後出現的事情。
-----------------

wikipedia

舊時戲園演白天戲,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多開鑼,到傍晚六點多打住;戲目有六七齣甚至八九齣,一般分為三段,前三齣通常為新角兒或學生們演,中間兩三齣比較好,後三齣是觀眾最歡迎的戲。這三段裡每一段的末一齣,叫做「軸子」──前軸子、中軸子、大軸子,此乃清末民初北京幾家戲園子演戲的規程,說「軸子」就是每段最末演出的劇目,而倒數第二齣戲便成了「壓軸」。

北京老戲班的傳統,派戲人總是把唱工最好的戲,也就是這戲班中的台柱演員的戲,排在倒數第二齣。而最末一齣戲,則是全武行的戲,由戲班全體武行演員參與演出,這類戲占用的時間為一刻鐘,所謂「一打一散」(角色上來簡單地交代一下情由,雙方便開打幾回合,勝負決定之後戲就結束),當時多數聽戲行家為達官貴人之屬,看大軸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園。昔日京劇典籍裏有一首《戲提調歌》,形容戲班組織者的境遇:「軸子一上就套車」。

達官貴人來看戲都是坐騾車來的。主人們聽戲,趕車人就把騾子卸套、餵草,也可以進園子靠牆聽聽蹭戲,等大軸子武戲一上,就著手套車,把騾子架到轅上,便趕緊打點好轎車等主人出場。於是,等不到散戲,許多看客已經走開;所以那年代的大軸子,又叫「送客戲」,而真正好戲乃在倒數第二齣的「壓軸」。

由於這種傳統,致使當今有些並不太懂京戲的人,老以為壓軸是每場戲的末齣,而把「壓」字當做「最後一著」理解 ,其實與原意略有差別。

壓軸雖是倒數第二齣戲,但通常都是由台柱演員擔綱演出的一齣戲;可以用「壓軸」來稱呼最精彩的一場戲或是最大牌的演出者,形容最精彩的表演。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壓胄子
    2. 壓冑子
    3. 壓胄子
    4. 押攤
    5. 丫鈀
    6. 鴨條
    7. 鴨式帽
    8. 鴉室
    9. 鴉子
    10. 粃滓
    11. 拖金委紫
    12. 窳啙
    13. 鼠梓
    14. 車桑仔
    15. 小姉
相關詞語
    1. 壓蔓
    2. 壓禮
    3. 壓杠子
    4. 壓水式反應器
    5. 壓氣兒
    6. 壓哨
    7. 施壓
    8. 洩壓
    9. 沙壓
    10. 冷低壓
    11. 心縮壓
    12. 嵌壓
    13. 子地
    14. 子母扣
    15. 子愛
    16. 子午痧
    17. 子陵
    18. 子夏
    19. 炸丸子
    20. 禁子
    21. 魏公子
    22. 蒙莊子
    23. 芥子
    24. 長解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