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dèng

ㄉㄥˋ

部首 土

部外 12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8B1

左右结构

121543341251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wgu

gnot

bxju

42118

拼音 dèng

注音 ㄉㄥˋ

部首 土 部外 12總筆劃 15

統一碼 58B1筆順 121543341251431

墱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墱

dèng ㄉㄥˋ

  1. 古同“磴”,臺階或樓梯的層級。
  2. 小坎。
  3. 排水道:“二十里中作十二~,~相去三百步。”
© 漢典

墱 國語辭典

墱ㄉㄥˋdèng
名
  1. 棧道。《文選·張衡·西京賦》:「即乃珍臺蹇產以極壯;墱道邐倚以正東。」《讀史方輿紀要·卷三九·山西一·五臺》:「危墱于霄,喬林拂日。」

  2. 排水道。《文選·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同源異口。畜為屯雲,泄為行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注》:「魏武王又堨漳水迴流東注,號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

© 漢典
【丑集中】【土】 墱·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墱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墱·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𠀤音嶝。小阪也。飛陛謂之墱,閣道也。【張衡·西京賦】墱道邐倚以正東。

又小坎水分派也。【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同源異口。【李善曰】鄴下有十二墱,天井優在城西南,分爲十二。

又【集韻】都騰切,音登。墱墱,築牆聲。 墱與隥通。

© 漢典

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əŋ˥˧ 日语读音 KIDA韩语罗马 TUNG现代韩语 등

客家话 [海陆腔] den5 [梅县腔] den5 [台湾四县腔] den5 [客英字典] den5粤语 dang3

韵书 上古音
© 漢典

墱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隥(deng4)
    2. 覴(deng4)
    3. 鄧(deng4)
    4. 瞪(deng4)
    5. 鐙(deng4)
    6. 憕(deng4)
    7. 磴(deng4)
    8. 䠬(deng4)
    9. 凳(deng4)
    10. 邓(deng4)
    11. 櫈(deng4)
    12. 瀓(deng4)
同部首
    1. 墎
    2. 坈
    3. 㙔
    4. 堆
    5. 埘
    6. 㙡
    7. 墩
    8. 塇
    9. 墾
    10. 埨
    11. 報
    12. 墄
同筆畫
    1. 瘝
    2. 䘔
    3. 䔿
    4. 䔸
    5. 嬃
    6. 犛
    7. 瞐
    8. 憳
    9. 㷯
    10. 誱
    11. 𠕯
    12. 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