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uò

huī

ㄉㄨㄛˋ

ㄏㄨㄟ

部首 土

部外 12

總筆畫 15

簡體 堕

隳 堕 墯 陊 隋 隓 𡓉 𥪹 𨼢 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8AE

上下结构

521312125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daf

nbg

ygqb

74104

拼音 duò huī

注音 ㄉㄨㄛˋ ㄏㄨㄟ

部首 土 部外 11總筆劃 14

統一碼 58AE筆順 52131212511121

通

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墮

duò ㄉㄨㄛˋ

  1. 落,落下:~馬身亡。~入深淵。
  2. 古通“惰”,懈怠。

其它字義


● 墮

huī ㄏㄨㄟˉ

 ◎ 古通“隳”,毀壞。

英語 fall, sink, let fall; degenerate

法語 chute,faire tomber,ruine

© 漢典

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墮

隓 duò

〈動〉

(1) (形聲。從土,隋聲。甲骨文字形,右邊是“阜”(象陡坡),左邊是倒過來的“人”。會意。表示人從陡坡上掉下。本義:毀壞)

(2) 同本義 [fall;sink]

墮,敗城阜曰墮。——《說文》

萬事墮哉。——《書·益稷》

墮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西漢· 賈誼《過秦論》

周道衰,法度墮。——《漢書·刑法志》

敵人紛墮如落葉。——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墮廢(毀壞;衰落);墮罪(降罪);墮地(落地。指出生);墮局(落入騙避);墮睫(落淚);墮墜(跌落);飛機墮海

(3) 脫落 [come off]。

如:墮齒;墮角;墮指(凍掉手指);墮顛(脫髮禿頂)

詞性變化

◎ 墮

墮 duò

〈形〉

(1) 假借爲“惰”。懶散;懈怠 [sluggish]

臣下墮而不忠,則卑辱困窮。——《管子·形勢》

動無墮容,口無虛言。——《淮南子·兵略》

又如:墮慢(懈怠輕慢);墮夫(懶漢);墮民(惰民);墮怠(怠慢;懶惰);墮倪(怠惰傲慢);墮容(精神不振,有怠惰之色)

常用詞組


墮樓墮落墮馬墮胎墮雲霧中

基本詞義


◎ 墮

墮 huī

〈動〉

(1) 荒廢;廢棄 [waste]。

如:墮成(廢棄成法);墮(廢馳);墮業(荒廢學業或職業);墮廢(荒廢)

(2) 損毀;敗壞 [destroy]

墮軍實而長寇仇。——《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不能以遊墮事。——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墮圮(毀壞;倒塌);墮泥(毀滅;消失);墮域(毀域);墮突(毀壞,破壞)

(3) 另見 duò

© 漢典

墮 國語辭典

墮ㄉㄨㄛˋduò
動
  1. 落、掉。如:「墮落」、「墮入海中」。《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形
  1. 怠慢。如:「墮民」。通「惰」。

墮ㄏㄨㄟhuī
動
  1. 破壞、毀壞。《資治通鑑·卷一八·漢紀十·武帝元光二年》:「故接兵覆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胡三省注引顏師古曰:「墮,毀也。」同「隳 」。

© 漢典
【丑集中】【土】 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墮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廣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𠀤同𡐦。毀也。【說文】作隓。敗城旣曰隓。亦作隓。【春秋】墮郈,墮郕,墮費。【賈誼·過秦論】墮名城。【史記·高祖紀】士卒墮指。

又釋氏團墮,言食墮在缽中也。梵言儐茶波。一曰濵茶夜。華言團,團者食團,謂行乞食也。

又與惰通。【禮·月令】季秋行春令,民氣解墮。【韓非子·五蠹篇】侈而墮者貧。【史記·司馬相如傳】不敢怠墮。【註】墮,𠀤同惰。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𠀤音孈。義同。

又【廣韻】他果切,音垛。倭墮,髻也。

又叶丑呂切,音楮。【韓愈·元和聖德詩】衆樂驚作,轟豗融冶。紫燄噓呵,高靈下墮。冶音與。

又𡓗、𨼰,同隓。

同墮。【史記·高祖紀】漢王急推墮二子。【賈誼傳】梁王墮馬。墮字原从阜,不从隋作。

© 漢典
【卷十四】【𨸏】

隓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墮”字頭,請參考“隓”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敗城𨸏曰隓。从𨸏𢀡聲。𡐦,篆文。許規切〖注〗臣鉉等曰:《說文》無𢀡字,蓋二左也。眾力左之,故从二左。今俗作隳,非是。

『說文解字注』

(隓)敗城𨸏曰隓。从𨸏。𢀡聲。許書無𢀡字。葢或古有此文。或絫左爲聲。皆未可知。𡐦爲篆文、則隓爲古籒可知也。山部隓曰隓聲。肉部隋曰隓省聲。皆用此爲聲也。小篆隓作𡐦。隷變作墮。俗作隳。用墮爲𡹔落之義。用隳爲傾壞之義。習非成是。積習難反也。虞書曰。萬事墮哉。墮本敗城阜之偁。故其字从𨸏。引申爲凡阤壞之偁。許規切。古音在十七部。


(𡐦)篆文。小篆則从土、隋聲也。先古籒後小篆者、是亦先二後上之例也。曷爲不入𡐦於土部而隓爲重文也。其字本从𨸏。以壞𨸏爲義。而壞城次之。故入𨸏部而𡐦爲重文也。

© 漢典

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uo˥˧; xuei˥ 唐代读音 dhuɑ̌日语读音 KUZURE KUZUSU OCHIRU韩语罗马 THA现代韩语 타越南语 đoạ

客家话 [梅县腔] to5 [宝安腔] to3 [客英字典] to5 [海陆腔] to6 [客语拼音字汇] to4 [台湾四县腔] to5粤语 do6 fai1潮州话 dui6(tŭi) , hui1

近代音 端母 歌戈韻 去聲 舵小空;中古音 曉母 支韻 平聲 隓小韻 許規切 三等 合口;定母 果韻 上聲 墮小韻 徒果切 一等 合口;透母 果韻 上聲 妥小韻 他果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歌部 ;曉母 歌部 ;王力系统:定母 歌部 ;曉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隓」。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隓」 燹公盨西周中期中國歷史文物02.6「隓」 包2.22「隓」 說文‧阜部「隓」
「隓」 包2.168「𡐦」 說文篆文
「隓」 包2.171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隳
堕
墯
陊
隋
隓
𡓉
𥪹
𨼢
𨼰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隋(duo4)
    2. 䲊(duo4)
    3. 墯(duo4)
    4. 䍴(duo4)
    5. 挅(duo4)
    6. 杕(duo4)
    7. 垛(duo4)
    8. 枤(duo4)
    9. 䙃(duo4)
    10. 䤻(duo4)
    11. 尮(duo4)
    12. 鵽(duo4)
    13. 隓(hui1)
    14. 晖(hui1)
    15. 洃(hui1)
    16. 翚(hui1)
    17. 揮(hui1)
    18. 鰴(hui1)
    19. 豗(hui1)
    20. 麾(hui1)
    21. 暉(hui1)
    22. 翬(hui1)
    23. 隳(hui1)
    24. 詼(hui1)
同部首
    1. 垻
    2. 塾
    3. 垁
    4. 堜
    5. 坌
    6. 壥
    7. 墠
    8. 垦
    9. 㙴
    10. 堡
    11. 坔
    12. 坓
同筆畫
    1. 㒖
    2. 鲚
    3. 鲛
    4. 䝳
    5. 锾
    6. 滿
    7. 嘄
    8. 蔰
    9. 榦
    10. 暟
    11. 摚
    12. 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