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ǎo

bǔ

pù

ㄅㄠˇ

ㄅㄨˇ

ㄆㄨˋ

部首 土

部外 9

總筆畫 12

㙅 保 堢 葆 𡋠 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821

上下结构

32251123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ksf

odg

njfb

26104

拼音 bǎo bǔ pù

注音 ㄅㄠˇ ㄅㄨˇ ㄆㄨˋ

部首 土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5821筆順 322511234121

常 通 標

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堡

bǎo ㄅㄠˇ

  1. 軍事上防守用的建築物:~壘。城~。橋頭~。
  2. 古代指土築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衆五千,據險築~以自固”。

其它字義


● 堡

bǔ ㄅㄨˇ

     ◎ 有城牆的村鎮,泛指村莊(多用於地名):~子。馬家~。

其它字義


● 堡

pù ㄆㄨˋ

     ◎ 古同“鋪”,驛站(今用於地名):十里~。

英語 fort, fortress; town, village

法語 bordj,fort,forteresse,fortin,château,(utilisé dans les noms de lieu)​

© 漢典

堡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堡 bǎo

〈名〉

(1) (形聲。從土,保聲。堡是後起字。本義:土築的小城)

(2) 同本義 [small camp]

據險築堡以自固。——《晉書·符登載記》

(3) 又

關中堡壁三千餘所。

(4) 又如:碉堡;堡障(用於防守的小土城)

(5) 指堡壘 [fort;fortress]

送將軍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鐵椎傳》

(6) 又如:城堡(堡壘式的小城);碉堡

(7) 另見 bǔ;pù

常用詞組


堡壘堡寨

其它字義


◎ 堡 bǔ

〈名〉

(1) 堡子,有城牆的集鎮。多用於地名 [town with city walls]。如:吳堡縣(在陝西省);柴溝堡(在河北省)

(2) 另見 bǎo;pù

常用詞組


堡子

其它字義


◎ 堡 pù

(1) —— 地名用字。五里鋪、十里鋪等的“鋪”字,有的地區寫作“堡”

(2) 另見 bǎo;bǔ

© 漢典

堡 國語辭典

堡ㄅㄠˇbǎo
名
  1. 用土石築成的小城。《十六國春秋輯補·卷四○·前秦錄·苻登傳》:「據險築堡以自固。」

  2. 工事堅固的陣地。如:「碉堡」、「橋頭堡」、「灘頭堡」。

  3. 北方人稱村落為「堡」。如:「張家堡」。

堡ㄆㄨˋ​pù
  1. (一)​之又音。

© 漢典
【丑集中】【土】 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堡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𠀤音保。堡障,小城也。【唐書·哥舒翰傳】拔連城堡。堡轉音普。 亦作保。

又作堢葆。

© 漢典
【卷八】【人】

保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堡”字頭,請參考“保”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養也。从人,从𤓽省。𤓽,古文孚。𤓽,古文𠈃。𠊻,古文𠈃不省。博袌切

『說文解字注』

(保)養也。宣帝紀。阿𠈃之功。臣瓚曰。阿倚、𠈃養也。賈誼說大師大傅大𠈃曰。𠈃者、𠈃其身體。按𠈃全、𠈃守皆其引伸之義。南山有臺傳曰。𠈃、安也。从人。𤔍省聲。博袌切。古音在三部。孚聲亦在三部也。𤔍、古文孚。各本誤。今正。見爪部。


(𠊻)古文不省。


(呆)古文。按此葢古文以孚爲𠈃也。

© 漢典

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ɑu˨˩˦; pu˨˩˦; pʰu˥˧ 日语读音 TORIDE韩语罗马 PO现代韩语 보

客家话 [梅县腔] bau3 [海陆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宝安腔] bau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东莞腔] bau3 [陆丰腔] bo3粤语 bou2潮州话 bau2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保」。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保」 據殷虛文字記摹「保」 子保觚商代晚期集成6909「保」 包2.197「呆」 說文古文「保」 睡.封86「堡」
「保」 庫1593合39768「保」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呆」 望1.197「保」 說文古文
「保」 甲936合8311「保」 大保方鼎西周早期集成1735「保」 說文‧人部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㙅
保
堢
葆
𡋠
鋪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宲(bao3)
    2. 䳈(bao3)
    3. 媬(bao3)
    4. 寳(bao3)
    5. 葆(bao3)
    6. 堢(bao3)
    7. 鴇(bao3)
    8. 飹(bao3)
    9. 𠍙(bao3)
    10. 緥(bao3)
    11. 飽(bao3)
    12. 鸨(bao3)
    13. 㙛(bu3)
    14. 𠁡(bu3)
    15. 䋠(bu3)
    16. 补(bu3)
    17. 䒈(bu3)
    18. 㨐(bu3)
    19. 鸔(bu3)
    20. 䀯(bu3)
    21. 捬(bu3)
    22. 補(bu3)
    23. 卜(bu3)
    24. 卟(bu3)
    25. 舖(pu4)
    26. 䲕(pu4)
    27. 曝(pu4)
    28. 铺(pu4)
    29. 暴(pu4)
    30. 瀑(pu4)
    31. 舗(pu4)
    32. 㬥(pu4)
    33. 鋪(pu4)
    34. 痡(pu4)
同部首
    1. 㙁
    2. 塷
    3. 埩
    4. 堑
    5. 堖
    6. 堊
    7. 垳
    8. 㙎
    9. 㙸
    10. 塦
    11. 㙟
    12. 埌
同筆畫
    1. 䛄
    2. 㔲
    3. 䘯
    4. 𠔤
    5. 葷
    6. 疏
    7. 㺅
    8. 善
    9. 揝
    10. 景
    11. 絶
    12. 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