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ù

ㄈㄨˋ

部首 土

部外 5

總筆畫 8

桴 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77F

左右结构

12132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wfy

godi

bnds

44100

拼音 fù

注音 ㄈㄨˋ

部首 土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577F筆順 12132124

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坿

fù ㄈㄨˋ

     ◎ 同“附”。

英語 mound; used in place names

© 漢典
【丑集中】【土】 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坿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𠀤音扶。白石英也。【司馬相如·子虛賦】雌黃白坿。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編木以渡。一曰庶人乗泭。或作坿。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符遇切,音祔。【說文】益也。與附通。

© 漢典
【卷十三】【土】

坿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益也。从土付聲。符遇切

『說文解字注』

(坿)益也。吕氏春秋。七月紀。坿牆垣。高注。坿讀如符。坿猶培也。十月紀。坿城郭。高注坿、益也。令高固也。按今多用附訓益。附乃附婁。讀步口切。非益義也。今附行而坿廢矣。从土。付聲。符遇切。古音在四部。

© 漢典

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TSUKERU IKADA

粤语 fu6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虞韻 平聲 扶小韻 防無切 三等 合口;奉母 遇韻 去聲 附小韻 符遇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侯部 ;並母 侯部 ;王力系统:並母 侯部 ;並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坿」 說文‧土部「坿」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桴
附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捬(fu4)
    2. 䮛(fu4)
    3. 阜(fu4)
    4. 腹(fu4)
    5. 负(fu4)
    6. 洑(fu4)
    7. 賻(fu4)
    8. 㙏(fu4)
    9. 賦(fu4)
    10. 驸(fu4)
    11. 䟔(fu4)
    12. 婦(fu4)
同部首
    1. 堋
    2. 壞
    3. 地
    4. 垪
    5. 㙸
    6. 堄
    7. 墘
    8. 㙨
    9. 墍
    10. 坝
    11. 堑
    12. 坕
同筆畫
    1. 𠒋
    2. 豖
    3. 䒫
    4. 咂
    5. 㽺
    6. 泔
    7. 丳
    8. 终
    9. 㡷
    10. 净
    11. 拋
    12. 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