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fá

ㄈㄚˊ

部首 土

部外 5

總筆畫 8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77A

左右结构

12113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dcy

gike

bgxs

43147

拼音 fá

注音 ㄈㄚˊ

部首 土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577A筆順 12113544

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坺

fá ㄈㄚˊ

  1. 古同“垡”。
  2. 塵。
  3. 古地名。

英語 (Cant.) classifier for soft masses

© 漢典
【丑集中】【土】 坺·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坺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坺·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越切,音伐。地名。

又蒲撥切,音跋。【說文】治也。一曰臿土謂之坺。

又【集韻】北末切,音茇。發土也。【周語】王耕一坺。亦作墢。

© 漢典
【卷十三】【土】

坺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治也。一曰臿土謂之坺。《詩》曰:“武王載坺。”一曰塵皃。从土犮聲。蒲撥切

『說文解字注』

(坺)坺土也。坺字各本無。今補。厽下曰。絫坺土爲牆壁。凡初出於田爲坺土。稍治之乃爲凷。一臿土謂之坺。一下各本有日字。今依玄應書卷二十、廣韵十三末正。木部曰。㭒、臿也。鍫臿詳見木金二部。一臿所起之土謂之坺。今人云坺頭是也。耒部曰。耕廣五寸爲伐。二伐爲耦。與考工記二耜爲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稍不同。鄭云。畎土曰伐。伐卽坺。依考工記二耜之土爲伐。許云一枱之土爲伐。卽此云一臿土謂之坺也。惟臿與枱不同物耳。从土。犮聲。本在塵皃下。今移此。蒲撥切。十五部。詩曰。武王載坺。商頌長發文。今詩作旆。傳曰。旆、旗也。按毛詩當本作坺。傳曰。坺、旗也。訓坺爲旗者、謂坺卽旆之同音叚借也。此如小宛訓題爲視。謂題卽眡之叚借。斯干訓革爲翼。謂革爲?之叚借。若此之類。不可枚數。淺學者少見多怪。乃改坺爲旆。以合旗訓。葢亦久矣。許之引此詩則偁經說叚借之例。如引無有作𡚽、說𡚽卽好。引朕垐讒說、說堲卽疾。一曰塵皃。坺之言蓬勃也。

© 漢典

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ɑ˧˥ 日语读音 CHIRINOSAMA

客家话 [梅县腔] fat8粤语 paat6 pet6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月韻 入聲 伐小韻 房越切 三等 合口;並母 末韻 入聲 跋小韻 蒲撥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曷部 ;王力系统:並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坺」 說文‧土部「坺」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瞂(fa2)
    2. 傠(fa2)
    3. 浌(fa2)
    4. 姂(fa2)
    5. 墢(fa2)
    6. 伐(fa2)
    7. 栰(fa2)
    8. 罸(fa2)
    9. 㕹(fa2)
    10. 筏(fa2)
    11. 阀(fa2)
    12. 㘺(fa2)
同部首
    1. 埼
    2. 堬
    3. 坥
    4. 塹
    5. 壋
    6. 墄
    7. 塞
    8. 垩
    9. 垉
    10. 圪
    11. 墱
    12. 塶
同筆畫
    1. 戕
    2. 苙
    3. 㭊
    4. 乸
    5. 驺
    6. 㕉
    7. 姗
    8. 沶
    9. 㳕
    10. 枫
    11. 籵
    12. 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