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ǎn

ㄊㄢˇ

部首 土

部外 5

總筆畫 8

憻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766

左右結構

121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jgg

gam

bka

46110

拼音 tǎn

注音 ㄊㄢˇ

部首 土 部外 5總筆劃 8

基本區 5766筆順 12125111

常 通 標

坦 基本解釋

● 坦

tǎn ㄊㄢˇ


  1. 寬而平:平~。~蕩。~直(①平坦筆直;②坦率)。~途。
  2. 心地平靜,沒有隱瞞:~白。~然。~摯。~誠。~率(shuài )。
  3. 「坦腹」的簡稱,指女婿:~牀。令~。

英語 flat, smooth; self-possessed

德語 Ebene (S)​,Schwellwert (S)

法語 complètement,plat,plan

【漢典】

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坦 tǎn

形

(1) (形聲。從土,旦聲。本義:平而寬廣)

(2) 同本義 [even;level]

坦,安也。——《說文》

道坦坦。——《易·履》

坦坦,平也。——《廣雅》

坦氣修通。——《管子·板法》。注:「平也。」

(3) 又如:平坦(沒有高低凹凸);坦夷(土地開闊平坦);坦坦(平寬的樣子);坦迤(地勢平緩而連綿不斷);坦途(平坦的路)

(4) 心安,寬舒 [composed]。如:坦笑(泰然自若地笑);坦氣(心平氣靜);坦步(安閒自在地步行)

(5) 坦率,顯明 [frank]

君子坦蕩蕩。——《論語》

(6) 又如:坦摯(坦率而真誠);坦懷(開誠相見;胸懷坦蕩);坦衷(襟懷坦率);坦易(坦率平易);坦直(坦白直率);坦夷(坦率平易)

(7) 平易 [modest]。如:坦遂(平易而暢達);坦樸(平易質樸)

詞性變化


◎ 坦 tǎn

名

(1) 舊稱女婿爲「坦」。常尊稱人之婿曰「令坦」 [son-in-law]。如:坦腹東牀(做女婿);坦牀(女婿)

(2) 姓

◎ 坦 tǎn

動

(1) 敞開 [open]

坦腹江亭暖,長呤野望時。——杜甫《江亭》

(2) 又如:坦懷(敞開胸懷)

(3) 露出;吐露 [reveal;show;tell]

趙大爺給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遠是個黑人。—— 老舍《龍鬚溝》

常用詞組


坦白坦承坦誠坦蕩坦噶尼喀湖坦緩坦克坦然坦然自若坦率坦途坦直
【漢典】

坦 國語辭典

坦ㄊㄢˇtǎn
動
  1. 露出。如:「坦胸露背」。唐·杜甫〈江亭〉詩:「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形
  1. 寬平、平穩。如:「坦途」、「平坦」。

  2. 心地寬廣,沒有私心。《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名
  1. 舊稱女婿。如稱賢婿為「賢坦」,尊稱他人的女婿為「令坦」。

  2. 姓。如宋代有坦中庸。

【漢典】
【丑集中】【土】 坦·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坦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坦·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廣韻】【正韻】它但切【集韻】【韻會】儻旱切,𠀤灘上聲。【說文】寬也,平也。【易·履卦】履道坦坦。

又姓。宋有坦中庸。 亦作憚。

又通壇。見壇字註。

【漢典】
【卷十三】【土】

坦 《說文解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安也。从土旦聲。他但切

《說文解字注》

(坦)安也。論語曰。君子坦蕩蕩。按魯讀爲坦湯湯。此如陳風子之湯兮傳曰。湯、蕩也。謂湯爲蕩之叚借字也。司馬相如賦叚壇爲坦。从土。旦聲。他但切。十四部。

【漢典】

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n˨˩˦ 唐代读音 tɑ̌n日语读音 TAIRA韩语罗马 THAN现代韩语 탄越南语 đất

客家话 [沙头角腔] tan3 [海陆腔] tan3 [梅县腔] tan3 [宝安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3 [东莞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粤语 taan2

近代音 透母 寒山韻 上聲 坦小空;中古音 透母 旱韻 上聲 坦小韻 他但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寒部 ;王力系统:透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坦」 包2.132「坦」 說文‧土部「坦」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憻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暺(tan3)
    2. 䦔(tan3)
    3. 憻(tan3)
    4. 钽(tan3)
    5. 㲜(tan3)
    6. 憳(tan3)
    7. 袒(tan3)
    8. 㫜(tan3)
    9. 緂(tan3)
    10. 儃(tan3)
    11. 䏙(tan3)
    12. 䞡(tan3)
同部首
    1. 墔
    2. 垠
    3. 塂
    4. 垵
    5. 垁
    6. 㙹
    7. 㙄
    8. 埇
    9. 坍
    10. 坟
    11. 塜
    12. 㙲
同筆畫
    1. 券
    2. 囸
    3. 肢
    4. 妸
    5. 㓌
    6. 岢
    7. 昋
    8. 侪
    9. 到
    10. 肰
    11. 幷
    12. 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