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地里
《地里》是先秦古籍《管子》第五篇收錄的文章,主要闡述土地分級與人口城鎮規模的關係。《管子》成書于戰國至秦漢時期,由劉向整理編定,原86篇現存76篇,記錄了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管仲及其學派的言行思想。管仲曾任齊國上卿,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其治國理念通過《管子》流傳後世。
《管子》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地里》篇以具體資料劃分上、中、下三等土地:上地八十里方圓的土地可承載萬戶都城一座及四千戶城鎮;中地百里方圓對應同等規模;下地一百二十里方圓亦同。文中通過換算指出不同等級土地的承載力,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對土地資源配置的認知體系。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