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hāo

ㄏㄠ

部首 口

部外 14

總筆畫 17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686

左右结构

2511224125125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ayk

rtyb

jejl

64027

拼音 hāo

注音 ㄏㄠ

部首 口 部外 13總筆劃 16

統一碼 5686筆順 2511224125125251

標

嚆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嚆

hāo ㄏㄠˉ

     ◎ 呼叫:~短(響箭射出後,聲音先到而箭後至,喻發生在先的事物或事物的開端)。

英語 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德語 klingen, tönen

法語 faire du bruit,émettre un son

© 漢典

嚆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嚆 hāo

〈動〉

(1) 呼叫 [call out]

吳人謂叫呼爲嚆。——《集韻》

焉知曾、 史之不爲 桀、 跖嚆矢也?——《莊子·在宥》。 成玄英疏:“嚆,箭鏃有吼猛聲也。”

(2) 又如:嚆矢(響箭。喻先聲)

© 漢典

嚆 國語辭典

嚆ㄏㄠhāo
動
  1. 呼叫。《集韻·平聲·爻韻》:「詨,吳人謂叫呼為詨,或作嚆。」

© 漢典
【丑集上】【口】 嚆·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嚆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嚆·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集韻】虛交切,音虓。同詨。叫呼也。【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跖嚆矢也。【註】嚆矢,矢之鳴者。

© 漢典

嚆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ɑu˥ 日语读音 SAKEBU韩语罗马 HYO现代韩语 효

客家话 [梅县腔] gau1 [台湾四县腔] hau1 [客英字典] hau1 [宝安腔] hau1 [海陆腔] hau1粤语 hou1潮州话 hau1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豪部 ;王力系统:曉母 宵部 ;

韵书
© 漢典

嚆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蒿(hao1)
    2. 䜰(hao1)
    3. 茠(hao1)
    4. 薧(hao1)
    5. 薅(hao1)
同部首
    1. 噦
    2. 咢
    3. 叴
    4. 喹
    5. 㖊
    6. 㗛
    7. 㕸
    8. 㕥
    9. 噊
    10. 唊
    11. 噯
    12. 嗲
同筆畫
    1. 燤
    2. 㵘
    3. 壁
    4. 薕
    5. 䀇
    6. 㵹
    7. 鴞
    8. 澶
    9. 薟
    10. 錼
    11. 濩
    12. 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