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嘗鼎一臠

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注音 ㄔㄤˊ ㄉㄧㄥˇ ㄧ ㄌㄨㄢˊ

嘗鼎一臠 詞語解釋

解釋

◎ 嘗鼎一臠 chángdǐng-yīluán

[straws in the wind—from one learn all] 嚐嚐鼎裏的一塊肉,可以知道全鼎內的肉味,比喻根據部分得知全體

-----------------
國語辭典
嘗鼎一臠cháng dǐng yī luánㄔㄤˊ ㄉㄧㄥˇ ㄧ ㄌㄨㄢˊ
  1. 品嘗鍋中的一塊肉,就可以知道整鍋食物的滋味。語本《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後比喻可由部分推知全體。宋.王安石〈回蘇子瞻簡〉:「餘卷正冒眩,尚妨細讀,嘗鼎一臠,旨可知也。」近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因小見大

© 漢典

嘗鼎一臠 成語解釋

【解釋】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裏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裏的肉味。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示例】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斷全部

© 漢典

嘗鼎一臠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嘗鼎一臠

  • 嘗鼎一臠,讀音是cháng dǐng yī luán,形容嘗鼎裏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裏的肉味。比喻根據部分可推知全體。也寫作一臠之鼎。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長裾
      2. 長麾
      3. 裳服
      4. 常沙
      5. 長引
      6. 尙饗
      7. 七寶團圞
      8. 林巒
      9. 卷攣
      10. 彤鑾
      11. 煙巒
      12. 風鑾
    相關詞語
      1. 嘗草
      2. 嘗酎
      3. 嘗糞
      4. 嘗穢
      5. 嘗巧
      6. 嘗酸
      7. 辯嘗
      8. 辨嘗
      9. 尋嘗
      10. 不嘗
      11. 祫嘗
      12. 孟嘗
      13. 臠斬
      14. 臠臠
      15. 臠割
      16. 臠肉
      17. 臠殺
      18. 臠股
      19. 轘臠
      20. 大臠
      21. 禁鼎一臠
      22. 一臠
      23. 議臠
      24. 三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