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í

ㄊㄧˊ

部首 口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5C1

左右結構

251332153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rhm|krhw

rhyn

jpih

62017

拼音 tí

注音 ㄊㄧˊ

部首 口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55C1筆順 2513321531535

嗁 基本解釋

● 嗁

tí ㄊㄧˊ


  1. 同「啼」。

英語 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法語 pleurer,crier,chanter (oiseau)​,hurler

【漢典】

嗁 國語辭典

嗁
  1. 「啼 」的異體字。

【漢典】
【丑集上】【口】 嗁·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嗁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嗁·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說文】號也。【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 【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又通作謕。【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又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 【集韻】通作啼。

【漢典】
【卷二】【口】

嗁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號也。从口虒聲。杜兮切

《說文解字注》

(嗁)号也。号各本作號。今正。号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号與嘑號不同字也。号、痛聲。哭、哀聲。痛在內。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踊。注。悲哀有㴱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从口。虒聲。杜兮切。十六部。

【漢典】

嗁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 唐代读音 *dhei日语读音 NAKU韩语罗马 CEY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i2 [海陆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梅县腔] tai2粤语 tai4潮州话 ti5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齊韻 平聲 嗁小韻 杜奚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齊部 ;王力系统:定母 支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嗁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嗁」 說文‧口部「嗁」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禔(ti2)
    2. 崹(ti2)
    3. 趧(ti2)
    4. 媞(ti2)
    5. 䱱(ti2)
    6. 鍗(ti2)
    7. 禵(ti2)
    8. 鶙(ti2)
    9. 鷤(ti2)
    10. 鮷(ti2)
    11. 苐(ti2)
    12. 啼(ti2)
同部首
    1. 喈
    2. 㗷
    3. 㖶
    4. 嘠
    5. 㗇
    6. 哻
    7. 㖉
    8. 唑
    9. 哙
    10. 啔
    11. 啿
    12. 呵
同筆畫
    1. 㷞
    2. 煂
    3. 㣁
    4. 䰳
    5. 鉕
    6. 飾
    7. 禋
    8. 䄖
    9. 嗋
    10. 𠅴
    11. 豣
    12. 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