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ǔ

ㄒㄩˇ

部首 口

部外 9

總筆畫 12

呴 𤋗 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A3

上下结构

25135251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qko

rrf

jrju

67332

拼音 xǔ

注音 ㄒㄩˇ

部首 口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55A3筆順 251352514444

喣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喣

xǔ ㄒㄩˇ

  1. 哈氣。
  2. 吐(唾沫):“~沫求涓滴。”
  3. 愛撫。

英語 to breathe upon

© 漢典

喣 國語辭典

喣ㄒㄩˇxǔ
動
  1. 呈示。《廣韻·上聲·麌韻》:「喣,呈示。」

  2. 吹氣、呼氣。《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夫眾喣漂山,聚蚊成雷。」

© 漢典
【丑集上】【口】 喣·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喣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喣·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廣韻】況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𠀤音詡。【廣韻】呈示。

又【集韻】吹也。本作欨。【前漢·中山靖王傳】衆喣漂山。或作呴。

又【正字通】與煦同,溫潤之也。【唐書·魏徵傳】護民之勞,喣之若子。

又【正字通】諂笑貌。【柳宗元·與顧十郞書】喣喣趄趄。

又【前漢·中山靖王傳註】師古曰:喣,吁句反。

又【集韻】【韻會】𠀤匈于切,音吁。義同。【前漢·師古註】又音許于反。【王充·論衡】風猶人之有吹喣也。

又【集韻】一曰笑意。

© 漢典

喣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y˨˩˦ 日语读音 IRO ARAWASHISHIMESU韩语罗马 HWU现代韩语 후

客家话 [客英字典] hi1 hi5 [台湾四县腔] hi1 hi3 [海陆腔] hi1 hi3粤语 heoi2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麌韻 上聲 詡小韻 況羽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侯部 ;王力系统:曉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喣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呴
𤋗
𤉵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詡(xu3)
    2. 稰(xu3)
    3. 浒(xu3)
    4. 诩(xu3)
    5. 许(xu3)
    6. 休(xu3)
    7. 諿(xu3)
    8. 㑔(xu3)
    9. 蛡(xu3)
    10. 暊(xu3)
    11. 湑(xu3)
    12. 呴(xu3)
同部首
    1. 吠
    2. 囁
    3. 呔
    4. 㖗
    5. 口
    6. 㕸
    7. 叻
    8. 嚾
    9. 喖
    10. 喒
    11. 合
    12. 㕯
同筆畫
    1. 塔
    2. 㫼
    3. 锋
    4. 葓
    5. 晬
    6. 窜
    7. 敧
    8. 棤
    9. 蛒
    10. 䜧
    11. 𠚘
    12. 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