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án

zá

zǎ

ㄗㄢˊ

ㄗㄚˊ

ㄗㄚˇ

部首 口

部外 9

總筆畫 12

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92

左右结构

25135424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thj

rhoa

jrik

63064

拼音 zán zá zǎ

注音 ㄗㄢˊ ㄗㄚˊ ㄗㄚˇ

部首 口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5592筆順 251354242511

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喒

zán ㄗㄢˊ

     ◎ 同“咱”。

其它字義


● 喒

zá ㄗㄚˊ

其它字義


● 喒

zBn ㄗㄢ

 ◎ 同“咱”。

英語 a dual pronoun, I, you and me, we two

德語 (English: a dual pronoun, I, you and me, we two)​

法語 nous (incluant la personne à qui l'on s'adresse)​

© 漢典

喒 國語辭典

喒ㄗㄢˊzán
代
  1. 我。同「咱 」(一)​。《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娘叫喒去尋你,是必 同去走一遭。」

喒ㄗㄚˊzá
  1. 同「咱 」(二)​。

© 漢典
【丑集上】【口】 喒·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喒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喒·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集韻】子感切,音昝。喒喒,味也。

又【字彙】祖含切,昝平聲。俗云我也。○按北音喒本讀上聲。《字彙》誤。

© 漢典

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Ąn˧˥; tsɑ˧˥; tsɑ˨˩˦ 日语读音 WARE韩语罗马 CAM

客家话 [梅县腔] zam3 [台湾四县腔] zam3 [客英字典] zam3 [海陆腔] zam3 [客语拼音字汇] cam4 [宝安腔] zam3粤语 zaa1潮州话 za1

韵书
© 漢典

喒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咱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咱(zan2)
    2. 偺(zan2)
    3. 雥(za2)
    4. 䦈(za2)
    5. 咱(za2)
    6. 雜(za2)
    7. 囐(za2)
    8. 杂(za2)
    9. 䪞(za2)
    10. 沯(za2)
    11. 囃(za2)
    12. 偺(za2)
    13. 囋(za2)
    14. 䨿(za2)
    15. 咱(za3)
    16. 咋(za3)
    17. 偺(za3)
同部首
    1. 喼
    2. 叼
    3. 㕴
    4. 囃
    5. 呇
    6. 嘑
    7. 嘁
    8. 呖
    9. 咎
    10. 囐
    11. 咽
    12. 嗣
同筆畫
    1. 犅
    2. 㲛
    3. 琣
    4. 詉
    5. 锍
    6. 锕
    7. 絶
    8. 湛
    9. 厥
    10. 棢
    11. 愠
    12. 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