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ū

ㄏㄨ

部首 口

部外 8

總筆畫 11

呼 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3F

左右结构

2513533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qrn

rphp

jrow

67032

拼音 hū

注音 ㄏㄨ

部首 口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553F筆順 25135334544

標

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唿

hū ㄏㄨˉ

     ◎ 〔~哨〕用手指放在嘴裏吹出的高尖音,如“打~~”。亦作“呼哨”。

英語 sad; (Cant.) a bit, part

© 漢典

唿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唿 hū

〈動〉

(1) 把手指放在嘴裏用力吹出哨音 [whistle]。如:唿哨(口哨)

(2) 象聲詞 [hu]。如:唿嚕(象聲詞);唿唿(象聲詞。風聲);唿搭(象聲詞)

© 漢典
【丑集上】【口】 唿·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唿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唿·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集韻】呼骨切,音忽。【玉篇】憂也。【集韻】作啒。詳後啒字註。

© 漢典
【卷二】【口】

呼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唿”字頭,請參考“呼”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外息也。从口乎聲。荒烏切

『說文解字注』

(呼)外息也。外息、出其息也。从口。乎聲。荒烏切。五部。今人用此爲號嘑、𧦝召字。非也。

© 漢典

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 日语读音 UREERU韩语罗马 HOL越南语 hót

粤语 fat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呼」。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乎」 虎簋蓋西周中期考古與文物97.3「呼」 說文‧口部「唿」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呼
啒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呼(hu1)
    2. 嘑(hu1)
    3. 糊(hu1)
    4. 戲(hu1)
    5. 戯(hu1)
    6. 垀(hu1)
    7. 乯(hu1)
    8. 淴(hu1)
    9. 曶(hu1)
    10. 烀(hu1)
    11. 㳷(hu1)
    12. 虖(hu1)
同部首
    1. 吣
    2. 㗢
    3. 㗂
    4. 嘢
    5. 吖
    6. 㕻
    7. 呣
    8. 㘓
    9. 咺
    10. 㕱
    11. 㗺
    12. 喬
同筆畫
    1. 隐
    2. 唱
    3. 笙
    4. 觖
    5. 羜
    6. 啞
    7. 軙
    8. 掚
    9. 啪
    10. 梣
    11. 梉
    12. 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