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uò

ㄊㄨㄛˋ

部首 口

部外 9

總筆畫 11

𠾊 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3E

左右结构

25131212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tgf

rhjm

jmeb

62015

拼音 tuò

注音 ㄊㄨㄛˋ

部首 口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553E筆順 25131212211

次 通 標

唾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唾

tuò ㄊㄨㄛˋ

  1. 口腔裏的消化液:~液。~涎。~沫。
  2. 啐,從嘴裏吐出來:~棄(吐唾沫表示輕視、鄙棄)。~罵。~手可得。~面自幹。

英語 spit, spit on; saliva

德語 anspeien ,Speichel (S)

法語 cracher,salive,crachat

© 漢典

唾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唾 tuò

〈名〉

(1) (形聲。從口,垂聲。本義:口液,唾沫) 同本義 [saliva]

唾,口液也。——《說文》

脾爲涎,腎爲唾。——《素問》

汝身已見唾成珠,汝伯何由發如漆!——唐· 杜甫《醉歌行》

(2) 又如:唾腺(唾液腺);唾沫星(口液的細小點子);唾盂(痰盂);唾壺(一種大肚痰盂)

詞性變化

◎ 唾 tuò

〈動〉

(1) 吐唾沫 [spit (on sb.)]

必唾其面。——《戰國策·趙策》

不顧而唾。——《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唾面(往人的臉上吐唾沫);唾背(朝人背影吐唾沫);唾脡(吐唾於肉醬上。謂設謀獨佔);唾涕(吐唾沫);唾掌;唾手;唾玉(口吐珠玉。形容工於詩文)

(3) 用吐唾沫進行公然侮辱或表示反感或輕蔑 [cast aside;spurn]。如:唾斥(鄙棄斥責);唾視(鄙視,看輕);唾辱(鄙棄羞辱);唾噦(鄙棄;吐唾沫有聲)

(4) 吐 [vomit]。如:唾絨(指婦女刺繡時,咬斷線頭所吐出之線絨);唾奇(術士口中吐出奇異的珍寶)

(5) 拖長。表示鄙棄不樂的樣子 [unhappy]

道士唾着臉,不答應。——《西遊記》

常用詞組


唾罵唾面自乾唾棄唾手可取唾液唾餘
© 漢典

唾 國語辭典

唾ㄊㄨㄛˋtuò
名
  1. 口水、口液。如:「唾沫」、「唾液」。《文選·揚雄·解嘲》:「顩頤折頞,涕唾流沫。」《董西廂·卷三》:「秀才家,平生餓,無那,空倚著門兒嚥唾。」

動
  1. 吐口水。有輕視、鄙棄的意思。如:「唾罵」、「唾棄」。《戰國策·趙策四》:「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2. 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魯人有自喜者,見長年飲酒,不能釂則唾之,亦效唾之。」唐·韓愈〈太學博士李君墓誌銘〉:「發且止,唾血數十升以斃。」

© 漢典
【丑集上】【口】 唾·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唾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唾·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唐韻】湯臥切【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𠀤音毻。【說文】口液也。【禮·曲禮】讓食不唾。

又【內則】不敢唾洟。【左傳·僖三十三年】不顧而唾。 【說文】本作𠾊。或作涶【廣韻】作涶。涶字作水𡍮。

© 漢典
【卷二】【口】

唾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口液也。从口𡍮聲。涶,唾或从水。湯臥切

『說文解字注』

(唾)口液也。曲禮。讓食不唾。內則。不敢唾洟。从口。𡍮聲。湯臥切。十七部。


(涶)唾或从水。

© 漢典

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o˥˧ 日语读音 TSUBA韩语罗马 THA现代韩语 타越南语 thoá

客家话 [梅县腔] tui5 [海陆腔] tui5 pui5 tio5 to5 [客英字典] tui5 to5 tio5 [宝安腔] to5 [客语拼音字汇] to4 [台湾四县腔] tui5 pi5 tio5 to5粤语 to3 toe3 toe5潮州话 to2

近代音 透母 歌戈韻 去聲 唾小空;中古音 透母 過韻 去聲 唾小韻 湯臥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歌部 ;王力系统:透母 歌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唾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唾」 說文‧口部「唾」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𠾊
涶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毤(tuo4)
    2. 毻(tuo4)
    3. 跅(tuo4)
    4. 拓(tuo4)
    5. 杝(tuo4)
    6. 涶(tuo4)
    7. 箨(tuo4)
    8. 蘀(tuo4)
    9. 嶞(tuo4)
    10. 籜(tuo4)
    11. 柝(tuo4)
    12. 萚(tuo4)
同部首
    1. 囀
    2. 噍
    3. 㗗
    4. 唑
    5. 咈
    6. 㕵
    7. 嘀
    8. 呁
    9. 咬
    10. 呱
    11. 嗁
    12. 呤
同筆畫
    1. 偈
    2. 麻
    3. 硅
    4. 渚
    5. 偰
    6. 問
    7. 琈
    8. 䅍
    9. 扈
    10. 掆
    11. 䏸
    12. 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