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ǎn

ㄢˇ

部首 口

部外 8

總筆畫 11

𠵵 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35

左右结构

25113425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djn

rklu

jgkz

64016

拼音 ǎn

注音 ㄢˇ

部首 口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5535筆順 25113425115

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唵

ǎn ㄢˇ

  1. 用手抓東西吃:“偷米~之”。
  2. 佛教咒語用字。
  3. 含。

英語 used in Buddhist texts to transliterate non-Chinese sounds; to eat with the hand

德語 Om ,Silbe (S)

法語 transcription du son Om (bouddhisme)​

© 漢典

唵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唵 ǎn

〈方〉∶把手裏握着的粒狀或粉末狀的東西塞進嘴裏 [put sth.into mouth]。如:唵了一口炒米;唵了兩口雪

詞性變化


◎ 唵 ǎn

——佛教咒語的發聲字 [om]。爲婀、烏、莽三字合成。如:唵字咒語(佛教語。“唵”字包括有所謂攝伏的作用,據說行此法時,可使一切諸天龍神聽從指揮)

© 漢典

唵 國語辭典

唵ㄢˇǎn
動
  1. 含。《玉篇·口部》:「唵,含也。」

  2. 用手進食。《廣韻·上聲·感韻》:「唵,手進食也。」

助
  1. 佛教梵咒發語詞。《西遊記·第六五回》:「行者急了,卻捻個訣,念一聲『唵嚂靜法界,乾元亨利貞』的咒語。」

歎
  1. 表懷疑的語氣。如:「唵!請你再說一遍。」

© 漢典
【丑集上】【口】 唵·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唵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唵·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感切,音晻。【玉篇】含也。【廣韻】手進食也。

又【正字通】釋呪多用唵字。

© 漢典

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Ąn˨˩˦ 日语读音 HUKUMU韩语罗马 AN现代韩语 암

客家话 [梅县腔] jam3 [海陆腔] ram1 am1 am3 [客英字典] jin2 [陆丰腔] am3 [台湾四县腔] jam1 am1 am3粤语 am2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唵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𠵵
𠺄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罯(an3)
    2. 铵(an3)
    3. 晻(an3)
    4. 埯(an3)
    5. 䁆(an3)
    6. 㽢(an3)
    7. 垵(an3)
    8. 揞(an3)
    9. 銨(an3)
    10. 㜝(an3)
    11. 䅖(an3)
    12. 俺(an3)
同部首
    1. 噠
    2. 呜
    3. 嘤
    4. 啩
    5. 哹
    6. 嗿
    7. 唲
    8. 吖
    9. 啌
    10. 唴
    11. 哉
    12. 員
同筆畫
    1. 㨋
    2. 異
    3. 㥉
    4. 靪
    5. 採
    6. 㿠
    7. 媌
    8. 堝
    9. 渁
    10. 𠊬
    11. 焗
    12. 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