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àng

ㄔㄤˋ

部首 口

部外 8

總筆畫 11

倡 昌 誯 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31

左右结构

251251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jjg

raa

jkk

66060

拼音 chàng

注音 ㄔㄤˋ

部首 口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5531筆順 25125112511

常 通 標

唱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唱

chàng ㄔㄤˋ

  1. 依照樂(yuè ㄩㄝˋ)律發聲:~歌。~腔。~段。~功。~和(hé ㄏㄜˊ)。歌~。
  2. 高呼,大聲叫:~名。~收。
  3. 歌曲:唱個~兒。
  4. 古同“倡”,倡導。
  5. 姓。

英語 sing, chant, call; ditty, song

德語 singen (V)

法語 chanter,crier

© 漢典

唱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唱 chàng

〈動〉

(1) (形聲。從口,昌聲。“唱”字經傳以“倡”爲之。本義:領唱)

(2) 同本義 [precent]

唱,導也。——《說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傳·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應。——《荀子·樂論》

晷漏肅唱。——《文選·左思·魏都賦》

(3) 又如:唱和(唱歌時此唱彼和)

(4) 倡導;發起。後作“倡” [promote]

爲天下唱,宜多應者。——《史記·陳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爲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義(倡導起義);唱謀(率先策劃);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詠 [sing]。如:唱書(說唱演奏小說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稱作唱書);唱詩(吟詩);唱月(對月吟唱)

(7) 表演 [play]。如:唱白臉

(8) 叫,呼 [call out;cry]。如:雞唱三遍;唱曉(雞鳴報曉);唱好(喝采叫好)

詞性變化

◎ 唱 chàng

〈名〉

歌曲 [song]。如:唱論(書名。關於戲曲聲樂方面的理論)

常用詞組


唱白臉唱本唱段唱對臺戲唱反調唱高調唱歌唱功唱和唱機唱片唱票唱腔唱喏唱雙簧唱頭唱戲唱針
© 漢典

唱 國語辭典

唱ㄔㄤˋchàng
動
  1. 發出歌聲。如:「唱歌」、「合唱」。唐·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 高聲呼叫。如:「唱名」、「唱票」。唐·李賀〈惱公〉詩:「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

  3. 倡導。《南史·卷一五·傅亮傳》:「我首唱大義,興復皇室。」通「倡」。

名
  1. 泛稱詩詞歌曲。如:「絕唱」、「小唱」。

© 漢典
【丑集上】【口】 唱·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唱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唱·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古文〕𪛋【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又【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 漢典
【卷二】【口】

唱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導也。从口昌聲。尺亮切

『說文解字注』

(唱)導也。鄭風曰。唱予和女。从口。昌聲。尺亮切。十部。古多以倡字爲之。

© 漢典

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ŋ˥˧ 唐代读音 *chiɑ̀ng日语读音 TONAERU UTAU UTA韩语罗马 CHANG现代韩语 창越南语 xướng

客家话 [梅县腔] chong5 [海陆腔] chong5 [客英字典] chong5 [东莞腔]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陆丰腔] chong5 [沙头角腔] c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5 [宝安腔] cong5粤语 coeng3

近代音 穿母 江陽韻 去聲 唱小空;中古音 穿昌母 漾韻 去聲 唱小韻 尺亮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唐部 ;王力系统:昌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唱」 說文‧口部「唱」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倡
昌
誯
𪛋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韔(chang4)
    2. 焻(chang4)
    3. 悵(chang4)
    4. 䩨(chang4)
    5. 玚(chang4)
    6. 瑒(chang4)
    7. 怅(chang4)
    8. 誯(chang4)
    9. 倡(chang4)
    10. 畼(chang4)
    11. 鬯(chang4)
    12. 暢(chang4)
同部首
    1. 嚥
    2. 唸
    3. 召
    4. 㗺
    5. 㗨
    6. 呆
    7. 唕
    8. 和
    9. 㕲
    10. 唎
    11. 吱
    12. 喟
同筆畫
    1. 萣
    2. 孲
    3. 奜
    4. 凐
    5. 翎
    6. 𠋆
    7. 脬
    8. 埥
    9. 袹
    10. 秸
    11. 唶
    12. 㙉
小學古詩詞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宋·苏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初中古詩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泊秦淮》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宋·陈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