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qì

ㄑㄧˋ

部首 口

部外 8

總筆畫 11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2D

左右结构

251122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adw|kdwy

rtmc

jec

64081

拼音 qì

注音 ㄑㄧˋ

部首 口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552D筆順 25112211134

唭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唭

qì ㄑㄧˋ

     ◎ 〔~㘈(yì)〕a.沒有聽見的樣子;b.笑的樣子;c.有聲無辭。

© 漢典
【丑集上】【口】 唭·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唭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唭·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𠀤去吏切,音亟。【玉篇】唭㘈,無聞見也。【揚子·太玄經】唭㘈唫無辭。【註】唭㘈,有聲而無辭也。

又【集韻】一曰紿也。

© 漢典

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日语读音 OROKA AZAMUKU韩语罗马 KI越南语 cười

粤语 kei3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志韻 去聲 亟小韻 去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咍部 ;王力系统:溪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唭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䒗(qi4)
    2. 器(qi4)
    3. 憇(qi4)
    4. 𠔚(qi4)
    5. 䟷(qi4)
    6. 䅤(qi4)
    7. 磩(qi4)
    8. 炁(qi4)
    9. 焏(qi4)
    10. 䚉(qi4)
    11. 滊(qi4)
    12. 盵(qi4)
同部首
    1. 㘎
    2. 嘴
    3. 咿
    4. 吹
    5. 呐
    6. 喲
    7. 㖏
    8. 呌
    9. 㘂
    10. 嗿
    11. 吣
    12. 唟
同筆畫
    1. 猗
    2. 龿
    3. 𠊽
    4. 貶
    5. 殎
    6. 㑱
    7. 铢
    8. 䓡
    9. 㣩
    10. 捪
    11. 蛌
    12. 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