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哥窑

拼音 gē yáo

注音 ㄍㄜ ㄧㄠˊ

哥窑 詞語解釋

解釋
  • 宋瓷窯名。窯址在浙江·龍泉縣南七十里華琉山下。
  • -----------------
    國語辭典
    哥窯gē yáoㄍㄜ ㄧㄠˊ
    1. 宋代章氏兄弟所造的瓷器,哥哥的稱為「哥窯」,弟弟的則稱為「章窯」。哥窯瓷胎細質白,有冰裂紋,以米色、青色居多,頗為珍貴。

    © 漢典

    哥窑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哥窯

  •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爲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 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爲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 而《中國陶瓷史》這樣敘述:
  • 造型有各式瓶、爐、洗、盤、罐等。論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色有黑灰、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色。從時間上講,這裏應有早晚之別,從產地說也有恐非一個瓷窯的作品,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 記載“哥窯”的古文獻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清代的《博物要覽》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但究竟哥窯窯址何在?性質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衆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
  • 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
  • 爲區別於明、清文獻中所記載得哥窯(龍泉章生一窯),宮中名爲“哥窯”的傳世品,後世鑑賞家稱其爲“傳世哥窯”。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哥窰
      2. 歌谣
      3. 歌谣
      4. 哥窰
      5. 鬲要
      6. 戈比
      7. 戈兵
      8. 割切
      9. 歌行
      10. 歌云
      11. 戈城
      12. 停轺
      13. 其道亡繇
      14. 贰轺
      15. 音谣
      16. 征徭
      17. 馐肴
    相關詞語
      1. 哥德巴赫猜想
      2. 哥舒翰
      3. 哥钟
      4. 哥萨克人
      5. 哥咏
      6. 哥降节
      7. 红嘴緑鹦哥
      8. 木伴哥
      9. 大阿哥
      10. 墨西哥
      11. 丹哥
      12. 和哥
      13. 窑坑
      14. 窑工
      15. 窑神
      16. 窑箄
      17. 窑姐儿
      18. 窑灶
      19. 新定窑
      20. 均州窑
      21. 瓦窑
      22. 弟窑
      23. 成窑
      24. 内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