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ǎ

yā

ㄧㄚˇ

ㄧㄚ

部首 口

部外 6

總筆畫 9

繁體 啞

啞 痖 唖 𠴀 𣣾 𤷸 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4D1

左右结构

251122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gog

rmtc

jaku

61012

拼音 yǎ yā

注音 ㄧㄚˇ ㄧㄚ

部首 口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54D1筆順 251122431

常 標

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啞

(啞)

yǎ ㄧㄚˇ

  1. 不能說話:聾~。~巴。~子吃黃連(歇後語,喻有苦難言)。
  2. 嗓子乾澀發音困難或不清楚:沙~。嘶~。
  3. 無聲的:~劇。~鈴(一種鐵製的運動器械)。
  4. 因發生故障,炮彈、子彈打不響:~炮。
  5. 笑聲(舊讀yǎ ㄧㄚˇ):~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其它字義


● 啞

(啞)

yā ㄧㄚˉ

     ◎ 〔咿~〕見“咿”。

英語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德語 stumm ,sprachlos ,stumm (Adj)

法語 muet,rauque

© 漢典

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啞

啞 yā

<象>

(1) (形聲。從口,亞聲。本義:笑聲)

(2) 同本義 [laugh]

啞,笑也。——《說文》

笑言啞啞。——《易·震》

(3) 烏鴉之類的叫聲 [sound by craw]

烏之啞啞,鵲之唶唶。——《淮南子》

(4) 嬰兒學說話的聲音 [ba bble]

啞,啞嘔,小兒學言。——《集韻》

詞性變化

◎ 啞

啞 yā

<嘆>

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呀” [oh]

我爺啞!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個大疙疸!——《西遊記》

◎ 啞

(1) 啞 yā

語氣

(2) 相當於“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啞!——《西遊記》

(3) 另見 yǎ

常用詞組


啞啞
 

基本詞義


◎ 啞

啞、瘂 yǎ

〈形〉

(1) 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語功能 [mute;dumb]

吞炭爲啞。——《史記·刺客傳》

(2) 又如:聾啞(又聾又啞);啞子做夢(比喻有話或苦衷說不出);啞羊(佛教語。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說話 [keep silent]。如:啞密之事(機密事);啞坐(默坐);啞言(靜默無聲);啞忍(沉默忍耐);啞揖(相揖而不作聲);啞談(只以手勢和表情傳情達意);啞聲(無聲)

(3) 聲音低沉 [hoarse]。如:啞板(舊時一種質量差的銀元);啞颯颯(聲音沙啞);啞沙沙(沙啞。聲音低沉而不圓潤);啞咽(啼聲嘶啞)

(4) 顏色黯淡 [dull]。如:啞白

(5) 另見 yā

常用詞組


啞巴啞巴虧啞場啞號兒啞火啞跡啞劇啞口無言啞鈴啞謎啞炮啞然啞然啞然失笑啞人啞笑啞語啞子
© 漢典
【丑集上】【口】 啞·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啞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哑”字頭,請參考“啞”字。)
【丑集上】【口】 啞·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廣韻】烏格切【集韻】乙格切【韻會】【正韻】乙革切,𠀤音𩚬。【說文】笑也。【易·震卦】笑言啞啞。【疏】啞啞,笑語之聲也。【揚子·法言】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集韻】或作䛩。

又【集韻】乙却切,音約。義同。

又【集韻】【類篇】𠀤遏鄂切,音惡。義同。【易林】鳧雁啞啞,以水爲宅,雌雄相和,心志娛樂。宅,達各切。

又【廣韻】烏下切【集韻】【正韻】倚下切【韻會】幺下切,𠀤雅上聲。【玉篇】不言也。【集韻】瘖也。【戰國策】豫讓吞炭爲啞,變其音。【廣韻】同瘂𤺘。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韻會】幺加切,𠀤音鴉。【集韻】啞嘔,小兒學言。

又【淮南子·原道訓】烏之啞啞。【前漢·王吉射烏辭】烏烏啞啞。

又【集韻】衣駕切,音亞。聲也。【韓非子·難一篇】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又【集韻】一曰鳥聲。瘖字原从疒从奢。

© 漢典
【卷二】【口】

啞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哑”字頭,請參考“啞”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笑也。从口亞聲。《易》曰:“笑言啞啞。”於革切

『說文解字注』
𥬇也。馬融曰。啞啞、𥬇聲。鄭云。樂也。从口。亞聲。於革切。古音在五部。按字林云。謚𥬇聲。呼益反。此由𥬇言啞啞字音形皆變而云然。啞俗訓爲瘖。幺下切。易曰。𥬇言啞啞。震卦辭。
© 漢典

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 jɑ˥

粤语 aa1 aa2潮州话 ê2 , ê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啞」。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啞」 說文‧口部「啞」 「哑」「哑」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啞
痖
唖
𠴀
𣣾
𤷸
𤺘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蕥(ya3)
    2. 唖(ya3)
    3. 厊(ya3)
    4. 䪵(ya3)
    5. 雅(ya3)
    6. 疋(ya3)
    7. 掗(ya3)
    8. 挜(ya3)
    9. 瘂(ya3)
    10. 庌(ya3)
    11. 疨(ya3)
    12. 痖(ya3)
    13. 桠(ya1)
    14. 錏(ya1)
    15. 㝞(ya1)
    16. 押(ya1)
    17. 丫(ya1)
    18. 亞(ya1)
    19. 啞(ya1)
    20. 铔(ya1)
    21. 吖(ya1)
    22. 鸭(ya1)
    23. 压(ya1)
    24. 鵶(ya1)
同部首
    1. 囑
    2. 嚞
    3. 嚗
    4. 喇
    5. 唐
    6. 啴
    7. 噷
    8. 咶
    9. 嘩
    10. 咁
    11. 唞
    12. 司
同筆畫
    1. 钢
    2. 哔
    3. 峉
    4. 挺
    5. 诳
    6. 柇
    7. 㤞
    8. 娄
    9. 炸
    10. 侳
    11. 洒
    12. 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