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yí

ㄧˊ

部首 口

部外 6

總筆畫 9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4A6

左右结构

25115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gxw

rkn

jgyz

65082

拼音 yí

注音 ㄧˊ

部首 口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54A6筆順 251151534

通 標

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咦

yí ㄧˊ

     ◎ 嘆詞,表示驚訝:~!這是怎麼回事?

英語 exclamation of surprise

德語 Ausdruck von Überraschung (Int)

法語 expression de surprise

© 漢典

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咦 yí

<嘆>

(1) 表示感嘆,相當於“啊” [alas]

咦!正是:…,英雄氣概等時休。——《西遊記》

(2) 表示嘲諷、鄙夷

咦!不害臊!要是讓你回去,只怕連你還燒在裏頭呢!——《老殘遊記》

(3) 表示驚訝 [well]。如:咦!你怎麼沒去呀?

詞性變化


◎ 咦 yí

〈助〉

歌曲中的襯字

冒着那個風雪呀,送上前線咦呀嗨。——歌劇《劉胡蘭》

© 漢典

咦 國語辭典

咦ㄧˊyí
動
  1. 大口呼氣。《說文解字·口部》:「南陽謂大呼曰咦。」

歎
  1. 表示驚訝、驚嘆的語氣。《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咦!您是甚人?在此打睡?」《西遊記·第六回》:「咦!正是:欺誑今遭刑憲苦,英雄氣概等時休。」

© 漢典
【丑集上】【口】 咦·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咦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咦·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唐韻】以之切【集韻】延知切,𠀤音夷。【說文】南陽謂大呼曰咦。

又【玉篇】笑貌。

又【廣韻】喜夷切。【集韻】馨夷切,𠀤音屎。

又【集韻】直皆切,音𡟭。義𠀤同。

© 漢典
【卷二】【口】

咦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南陽謂大呼曰咦。从口夷聲。以之切

『說文解字注』

(咦)南陽謂大呼曰咦。呼、外息也。大呼、大息也。从口。夷聲。以之切。古音在六脂。

© 漢典

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日语读音 TOIKI韩语罗马 I CAY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粤语 ji2 ji4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脂韻 平聲 咦小韻 喜夷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灰部 ;王力系统:餘母 脂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咦」 說文‧口部「咦」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䧅(yi2)
    2. 䤭(yi2)
    3. 彜(yi2)
    4. 㚦(yi2)
    5. 頉(yi2)
    6. 痍(yi2)
    7. 仪(yi2)
    8. 䱌(yi2)
    9. 䇵(yi2)
    10. 拸(yi2)
    11. 椸(yi2)
    12. 貤(yi2)
同部首
    1. 啤
    2. 噠
    3. 啺
    4. 嘊
    5. 唬
    6. 呋
    7. 吂
    8. 叴
    9. 㗊
    10. 吻
    11. 㖃
    12. 呥
同筆畫
    1. 轺
    2. 俑
    3. 陡
    4. 钘
    5. 畑
    6. 柘
    7. 㘸
    8. 咩
    9. 契
    10. 贱
    11. 䄂
    12. 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