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吳市吹簫

拼音 wú shì chuī xiāo

注音 ㄨˊ ㄕˋ ㄔㄨㄟ ㄒㄧㄠ

吳市吹簫 詞語解釋

解釋
  • 春秋時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自楚逃至吳,曾吹蕭乞食於吳市。
  • 亦作:吳市之簫
  • -----------------
    國語辭典
    吳市吹簫wú shì chuī xiāoㄨˊ ㄕˋ ㄔㄨㄟ ㄒㄧㄠ
    1. 春秋時伍子胥自楚逃至吳,曾於吳市吹簫乞食,見《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後用以比喻行乞街頭或飄泊流浪,生活困頓。如:「這個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吳市吹簫了!」近沿門乞食

    英語 to beg while playing the xiao 箫 (mouth organ)​, cf Wu Zixu 伍子胥, destitute refugee from Chu 楚, busked in Wu town c. 520 BC, then became a powerful politician

    © 漢典

    吳市吹簫 成語解釋

    【解釋】吳:古國名。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比喻在街頭行乞。

    【出處】《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簫,乞食於吳市。”

    【近義詞】吳市之簫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漢典

    吳市吹簫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吳市吹簫

  • 吳市吹簫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比喻在街頭行乞。也作吳市吹篪。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無藏
      2. 無顔帢
      3. 無拘無束
      4. 無生之學
      5. 無計向
      6. 無歸
      7. 狃虓
      8. 鷙梟
      9. 炎囂
      10. 淹消
      11. 打銷
      12. 葦綃
    相關詞語
      1. 吳人不識越境
      2. 吳生體
      3. 吳鈎
      4. 吳興體
      5. 吳藍
      6. 吳剛
      7. 大吳
      8. 二吳
      9. 延吳
      10. 伐東吳
      11. 孫吳
      12. 中吳
      13. 簫臺
      14. 簫韶
      15. 簫鼓
      16. 簫心劍態
      17. 簫吹
      18. 簫史
      19. 循簫
      20. 笳簫
      21. 龍簫
      22. 鳴簫
      23. 潘神簫
      24. 鳳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