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古箏

拼音 gǔ zhēng

注音 ㄍㄨˇ ㄓㄥ

古箏 詞語解釋

解釋

◎ 古箏 gǔzhēng

[zheng,a Chinese zither with 25 strings] 絃樂器,木製長形。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現發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箏”

-----------------
國語辭典
古箏gǔ zhēng ㄍㄨˇ ㄓㄥ
  1. 樂器名。中國的彈撥樂器。外形為木制長方形音箱,板面成弧狀。唐、宋時弦數增為十三弦,現已增至二十五根弦。

英語 zither or guzheng, large zither with 13 to 25 strings, developed from guqin 古琴[gu3 qin2] during Tang and Song times

德語 Guzheng (Mus)​

法語 Guzheng

© 漢典

古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古箏 (彈撥樂器)

  •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便攜式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爲箏碼)、琴絃、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 箏的形制爲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爲最多(分瑟爲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爲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嶽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釐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骨蒸
      2. 鼓箏
      3. 鼓鉦
      4. 鼓徵
      5. 固徵
      6. 鼓鉦
      7. 蠱癥
      8. 骨蒸
      9. 鼓徵
      10. 鼓箏
      11. 瞽詞
      12. 穀嗛
      13. 骨分
      14. 鼓筆
      15. 骨頭
      16. 骨拾
      17. 於征
      18. 虎鬥龍争
      19. 卜征
      20. 應徵
      21. 預徵
      22. 抽徵
    相關詞語
      1. 古初
      2. 古典芭蕾
      3. 古香緞
      4. 古淡
      5. 古銅色
      6. 古文辭類纂
      7. 簡古
      8. 邃古
      9. 行古
      10. 奇古
      11. 常古
      12. 弔古
      13. 箏妓
      14. 箏阮
      15. 箏柱
      16. 箏雁
      17. 箏語
      18. 箏人
      19. 哀箏
      20. 鴻箏
      21. 玉箏
      22. 鳴箏
      23. 鈿箏
      24. 軋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