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口诛笔伐

拼音 kǒu zhū bǐ fá

注音 ㄎㄡˇ ㄓㄨ ㄅㄧˇ ㄈㄚˊ

口诛笔伐 詞語解釋

解釋

◎ 口誅筆伐 kǒuzhū-bǐfá

[condemn both in speeches and in writings] 口頭譴責,筆端討伐

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明· 汪廷訥《三祝記》

-----------------
國語辭典
口誅筆伐kǒu zhū bǐ fā ㄎㄡˇ ㄓㄨ ㄅㄧˇ ㄈㄚ
  1. 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明.汪廷訥《三祝記.第一四齣》:「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也作「筆誅口伐」、「口伐舌擊」。

© 漢典

口诛笔伐 成語解釋

口誅筆伐

【解釋】誅:痛斥,責罰;伐:聲討,攻打。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出處】宋·陳亮《畏羞於君子》:“此丈夫所當履其道,免筆誅口伐於蓽門閨竇之間。”

【示例】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是詩人句,壟上璠間識者羞。 ◎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

【近義詞】大張撻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與批評

© 漢典

口诛笔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口誅筆伐

  • 口誅筆伐,讀音kǒu zhū bǐ f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用言論或文字宣佈罪狀,進行聲討。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杖罚
      2. 滇系军阀
      3. 县乏
      4. 奉系军阀
      5. 免除处罚
      6. 名阀
    相關詞語
      1. 口愿
      2. 口试
      3. 口材
      4. 口吃
      5. 口籍
      6. 口无关钥
      7. 拗口
      8. 井陉口
      9. 免开尊口
      10. 提心在口
      11. 戍口
      12. 溢口
      13. 伐枳
      14. 伐生
      15. 伐棠
      16. 伐柯人
      17. 伐炭
      18. 伐阅
      19. 矫伐
      20. 才伐
      21. 攻伐
      22. 旦旦而伐
      23. 门伐
      24. 四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