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口中雌黃

拼音 kǒu zhōng cī huáng

注音 ㄎㄡˇ ㄓㄨㄥ ㄘ ㄏㄨㄤˊ

口中雌黃 詞語解釋

解釋
  • 謂隨口更改言論不當處,如用雌黃蘸筆,塗改錯字。
  • -----------------
    國語辭典
    口中雌黃kǒu zhōng cī huángㄎㄡˇ ㄓㄨㄥ ㄘ ㄏㄨㄤˊ
    1. 雌黃,古代用來塗蓋寫錯的字。口中雌黃為稱讚王衍能隨口更正說錯的話。見《晉書.卷四三.王戎傳》。後比喻不顧事實真相,隨口批評。《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口中雌黃,言事而多改移。」也作「信口雌黃」。

    © 漢典

    口中雌黃 成語解釋

    【解釋】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後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出處】《晉書·王衍傳》:“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更改,世號口中雌黃。”

    【示例】議論反覆曰~。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事物譬類》

    【近義詞】言而無信、出爾反爾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言論前後矛盾

    © 漢典

    口中雌黃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口中雌黃

  • 口中雌黃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kǒu zhōng cí huáng,意思是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後矛盾,沒有一定見解。出自《晉書·王衍傳》。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慘惶
      2. 調簧
      3. 硫磺
      4. 鳳求凰
      5. 皮簧
      6. 蛂蟥
    相關詞語
      1. 口含錢
      2. 口仇
      3. 口屈
      4. 口小
      5. 口耳相承
      6. 口伐
      7. 貼現窗口
      8. 爽口
      9. 吟口
      10. 簷口
      11. 牛口
      12. 吝口
      13. 黃污
      14. 黃門
      15. 黃秀
      16. 黃妖
      17. 黃童白叟
      18. 黃農虞夏
      19. 銷黃
      20. 陰黃
      21. 蛾黃
      22. 栗黃
      23. 枯黃
      24. 踏槐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