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反證法

拼音 fǎn zhèng fǎ

注音 ㄈㄢˇ ㄓㄥˋ ㄈㄚˇ

反證法 詞語解釋

解釋
證明定理的一種方法,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結論相反的假定,然後從這個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果來,這樣就否定了原來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也叫歸謬法。
-----------------
國語辭典
反證法fǎn zhèng fǎㄈㄢˇ ㄓㄥˋ ㄈㄚˇ
  1. 一種證明定理的方法。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結論相反的假定,然後從這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果來,這樣就否定原來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稱為「反證法」。也稱為「歸謬法」。

英語 reductio ad absurdum

法語 Raisonnement par l'absurde

© 漢典

反證法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反證法

  • 反證法是間接論證的方法之一。亦稱“逆證”。是通過斷定與論題相矛盾的判斷(即反論題)的虛假來確立論題的真實性的論證方法。反證法的論證過程如下:首先提出論題:然後設定反論題,並依據推理規則進行推演,證明反論題的虛假;最後根據排中律,既然反論題爲假,原論題便是真的。在進行反證中,只有與論題相矛盾的判斷才能作爲反論題,論題的反對判斷是不能作爲反論題的,因爲具有反對關係的兩個判斷可以同時爲假。反證法中的重要環節是確定反論題的虛假,常常要使用歸謬法。反證法是一種有效的解釋方法,特別是在進行正面的直接論證或反駁比較困難時,用反證法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返政
      2. 返迷
      3. 返生香
      4. 返生
      5. 返日戈
      6. 返觀內照
      7. 讀灋
      8. 禿妃之髮
      9. 比灋
      10. 抿髮
      11. 縣灋
      12. 染髮
    相關詞語
      1. 反棹
      2. 反鎖
      3. 反巵
      4. 反向
      5. 反制
      6. 反清復明
      7. 極則必反
      8. 極重不反
      9. 只輪無反
      10. 鎮反
      11. 批反
      12. 迷而不反
      13. 法不傳六耳
      14. 法理
      15. 法系
      16. 法柄
      17. 法物庫
      18. 法寶
      19. 曆法
      20. 吏法
      21. 役法
      22. 無為法
      23. 輾轉相除法
      24. 國安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