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ān

shēn

cēn

sān

ㄘㄢ

ㄕㄣ

ㄘㄣ

ㄙㄢ

部首 厶

部外 6

總筆畫 8

繁體 參

參 叄 叅 葠 蓡 蔘 薓 㕘 𠫭 𠫰 𠫵 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3C2

上下結構

54134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der

ikhhh

zsgp

23202

拼音 cān shēn cēn sān

注音 ㄘㄢ ㄕㄣ ㄘㄣ ㄙㄢ

部首 厶 部外 6總筆劃 8

基本區 53C2筆順 54134333

常 標

参 基本解釋

● 参

(參)


  1. 「參」的簡化字。

英語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德語 mitmachen, teilnehmen (V)​,ungleich, unterschiedlich (Adj)

法語 trois (forme ancienne)​

【漢典】

参 詳細解釋

見「參」。

【漢典】

参 國語辭典

参ㄙㄢsān
名
  1. 三的大寫。

【漢典】
【子集下】【厶】 參·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參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参”字頭,请參考“參”字。)
【子集下】【厶】 參·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古文〕𠫰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倉含切,音驂。【集韻】謀度也,閒厠也。

又【玉篇】相謁也。【廣韻】參,承也,覲也。

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

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易·繫辭】參伍以變。【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

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𠀤音森。【說文】商星也。本作曑,从晶㐱聲。【徐曰】其上晶與星同義也。今文作參。

又【韻會】叢立貌。【束皙·補亡詩】參參其穡。【論語】立則見其參於前。

又姓。【廣韻】祝融之後。

又人參。藥名。本作薓。

又【唐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𠀤音嵾。【廣韻】同嵾。嵾嵳,不齊貌。【詩·周南】參差荇菜。

又【張衡·思𤣥賦】長余佩之參參。【註】長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桑感切,音糝。雜也。【韻會】與糝同。【周禮·天官·司裘註】大射,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

又【正韻】七紺切,音摻。曲名。

又參鼓,亦作摻鼓。

又與三通。【周禮·冬官考工記】𠬅分去一。

【漢典】
【卷七】【晶】

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参”字頭,请參考“曑”字:)
【卷七】【晶】
《說文解字》

商星也。从晶㐱聲。𠻝,參或省。所今切〖注〗臣鉉等曰:㐱非聲,未詳。〖注〗𠫰、朁,古文參。

《說文解字注》

(曑)商星也。商當作晉,許氏記憶之誤也。左傳:子産曰:后帝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爲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成王滅唐而封叔虞,故參爲晉星。依此則商當爲晉明矣。或云此以篆文曑連商句絕,釋爲星也。夫苟氾釋爲星,安用商字。參商之云,起於漢時辭章,聯綴不倫,許君何取。此於曟舉國語農祥釋之,於參舉晉星釋之,一重民事,一重分野也。召南傳曰:參,伐也。漢人參伐統𧦝伐,故毛以伐釋參。从晶㐱聲。㐱聲疑後人竄改,當作㐱象形。唐風傳曰:三星,參也。天官書、天文志皆云: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葢彡者,象三星其外則象其畛域與。今隸變爲參,用爲參兩、參差字。所今切。七部。


(𠻝)或省。卽今用參兩、參差字也。凡槮篸驂字用爲聲。

【漢典】

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Ąn˥; ʂən˥; tsʰən˥; sĄn˥ 唐代读音 *chrim shrim tsom日语读音 MAIRU MAJIWARU MITSU韩语罗马 SAM CHAM

粤语 caam1 sam1潮州话 〖cam1(tsham)[澄海]cang1〗 〖siam1(siam)[澄海]siang1[揭阳、潮阳]sim1〗 〖san1(saⁿ)〗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參」。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參」 𤰇參父乙盉商代晚期集成9370「參」 帛甲2.21「參」 說文‧晶部「參」 睡.秦55「參」 「参」「参」
「參」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參」 郭.語3.67上「參」 說文或體
「參」 盠尊西周中期集成6013「晶」 信1.03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參
叄
叅
葠
蓡
蔘
薓
㕘
𠫭
𠫰
𠫵
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傪(can1)
    2. 叄(can1)
    3. 爘(can1)
    4. 驂(can1)
    5. 叅(can1)
    6. 嬠(can1)
    7. 湌(can1)
    8. 餐(can1)
    9. 骖(can1)
    10. 㕘(can1)
    11. 囋(can1)
    12. 飡(can1)
    13. 紳(shen1)
    14. 诜(shen1)
    15. 呻(shen1)
    16. 穼(shen1)
    17. 曑(shen1)
    18. 籸(shen1)
    19. 鲹(shen1)
    20. 妽(shen1)
    21. 嫀(shen1)
    22. 罙(shen1)
    23. 扟(shen1)
    24. 蓡(shen1)
    25. 篸(cen1)
    26. 嵾(cen1)
    27. 叅(cen1)
    28. 參(cen1)
    29. 叄(cen1)
    30. 穇(cen1)
    31. 弎(san1)
    32. 叅(san1)
    33. 毿(san1)
    34. 鬖(san1)
    35. 參(san1)
    36. 三(san1)
    37. 叁(san1)
    38. 叄(san1)
    39. 毶(san1)
    40. 厁(san1)
    41. 犙(san1)
    42. 毵(san1)
同部首
    1. 厺
    2. 厷
    3. 县
    4. 㕙
    5. 厶
    6. 㕗
    7. 叁
    8. 厹
    9. 叄
    10. 叀
    11. 厼
    12. 參
同筆畫
    1. 咜
    2. 孤
    3. 矽
    4. 苫
    5. 𠈡
    6. 拊
    7. 肼
    8. 穻
    9. 缷
    10. 㤌
    11. 㧖
    12. 𠒅
初中古詩詞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先秦·无名氏 诗经《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先秦·无名氏 诗经《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先秦·无名氏 诗经《关雎》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