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róu

qiú

ㄖㄡˊ

ㄑㄧㄡˊ

部首 厶

部外 2

總筆畫 4

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3B9

上下结构

3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vcu

kni

qyzs

40732

拼音 róu qiú

注音 ㄖㄡˊ ㄑㄧㄡˊ

部首 厶 部外 2總筆劃 4

統一碼 53B9筆順 3554

厹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厹

róu ㄖㄡˊ

     ◎ 古同“蹂”。

其它字義


● 厹

qiú ㄑㄧㄡˊ

  1. 〔~矛〕三棱矛。
  2. 〔~由〕中國春秋時國名,在今山西省陽泉市。

英語 spear; tribe

德語 aufspießen, durchbohren ,zertrampeln

法語 lance,piétiner

© 漢典

厹 國語辭典

厹ㄖㄡˊróu
動
  1. 野獸踐踏地面。《說文解字·厹部》:「厹,獸足蹂地也。」

厹ㄑㄧㄡˊqiú
名
  1. 三稜刃的矛。《詩經·秦風·小戎》:「俴駟孔群,厹矛鋈錞。」

© 漢典
【子集下】【厶】 厹·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厹 《康熙字典》

【子集下】【厶】 厹·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唐韻】巨鳩切,音裘。同叴。三隅矛。【詩·秦風】叴矛鋈錞。

又【廣韻】氣高也。

© 漢典
【】【】

蹂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厹”字頭,請參考“蹂”字:)
【】【】
『說文解字注』
篆文厹。爾雅音義云。古文爲蹂。由不知說文之例而改之。从足。柔聲。
© 漢典

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ou˧˥; tɕʰiou˧˥ 韩语罗马 KWU现代韩语 구

客家话 [梅县腔]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海陆腔] kiu2粤语 kau2 kau4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尤韻 平聲 𧚍小韻 巨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蕭部 ;王力系统:羣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禸」 說文‧禸部「厹」
「蹂」 說文篆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蹂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瓇(rou2)
    2. 蝚(rou2)
    3. 瑈(rou2)
    4. 䰆(rou2)
    5. 楺(rou2)
    6. 粈(rou2)
    7. 媃(rou2)
    8. 䋴(rou2)
    9. 㽥(rou2)
    10. 煣(rou2)
    11. 輮(rou2)
    12. 腬(rou2)
    13. 巰(qiu2)
    14. 毬(qiu2)
    15. 虯(qiu2)
    16. 觩(qiu2)
    17. 䔔(qiu2)
    18. 䤛(qiu2)
    19. 鮂(qiu2)
    20. 䎿(qiu2)
    21. 㺫(qiu2)
    22. 唒(qiu2)
    23. 鰽(qiu2)
    24. 艽(qiu2)
同部首
    1. 㕕
    2. 叀
    3. 县
    4. 㕖
    5. 叁
    6. 叆
    7. 㕘
    8. 厺
    9. 叇
    10. 厷
    11. 參
    12. 厽
同筆畫
    1. 𠙷
    2. 𠃚
    3. 气
    4. 凤
    5. 巨
    6. 卞
    7. 丒
    8. 㕛
    9. 仉
    10. 㓁
    11. 斗
    12. 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