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历法

拼音 lì fǎ

注音 ㄌㄧˋ ㄈㄚˇ

历法 詞語解釋

解釋

◎ 曆法 lìfǎ

[calendar] 民用年的起始、長度和劃分是固定的歷算系統,這種系統中按一定的規則安排日和更長的時間劃分單位(如星期、月和年)

-----------------
國語辭典
曆法lì fǎ ㄌㄧˋ ㄈㄚˇ
  1. 推算日月、星辰的運行,以定歲時、節令的方法。在不同的文化、時代會有差別。以太陽為標準的,稱為「陽曆」;以月亮為標準的,稱為「陰曆」。我國的農曆則以陽曆為主,陰曆為輔,是陰陽合曆。《新唐書.卷二五.曆志一》:「曆法尚矣,自堯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其事略見于書。」

© 漢典

历法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曆法

  • 曆法,是推算年、月、日,並使其與相關天象對應的方法,是協調歷年、歷月、歷日和迴歸年、朔望月和太陽日的辦法。
  • 迴歸年約爲365又1/4 日 或 12又7/19朔望月,朔望月約爲29又1/2 日。年長不是月長的整數倍,也不是日長的整數倍;月長也不是日長的整數倍。不同的文明,在協調年月日的時候,採用了不同的策略。
  • 羅馬人在開始的時候,採用的是每兩年插入3/4個月的做法,後來逐漸將每年多於12個月的日子分到各個月裏,逐漸演變成宮分歷,也即是太陽曆。天主教文明影響下的格里高利曆,亦即是國際普遍採用的公曆,是太陽曆;波斯歷,也是太陽曆。
  • 中國人、印度人、猶太人、阿拉伯人則比較重視朔望月的意義,依然採用月分歷。其中,中國農曆、印度歷、猶太曆是陰陽合曆,一年有12或13個月;伊斯蘭曆是太陰曆,一年只有12個月。
  •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開始採用西方的公曆,俗稱“新曆”,與中國舊有的歷法相對。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吏法
      2. 隶法
      3. 丽法
      4. 立法
      5. 吏法
      6. 罹法
      7. 李法
      8. 理法
      9. 隶法
      10. 立法
      11. 力挫
      12. 隶业
      13. 栗理
      14. 砺带
      15. 利子
      16. 枥骥
      17. 式灋
      18. 辩灋
      19. 田灋
      20. 廉灋
      21. 仪灋
      22. 九灋
    相關詞語
      1. 历序
      2. 历久
      3. 历荚
      4. 历尾
      5. 历下亭
      6. 历心
      7. 造历
      8. 华历
      9. 国历
      10. 运历
      11. 钦天历
      12. 激历
      13. 法海无边
      14. 法身
      15. 法向加速度
      16. 法码
      17. 法律制裁
      18. 法雨
      19. 酷法
      20. 平米法
      21. 万法
      22. 读法
      23. 不二法
      24. 知法犯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