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ú

ㄌㄨˊ

部首 卜

部外 3

總筆畫 5

繁體 盧

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362

上下結構

2151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ne|hnr

ys

idxm

21207

拼音 lú

注音 ㄌㄨˊ

部首 卜 部外 3總筆劃 5

基本區 5362筆順 21513

次 標

卢 基本解釋

● 卢

(盧)

lú ㄌㄨˊ


  1. 「盧」的簡化字。

英語 cottage, hut; surname; black

德語 Lu (Eig, Fam)

法語 (nom de famille)​

【漢典】

卢 詳細解釋

見“盧”。

【漢典】
【午集中】【皿】 盧·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盧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卢”字頭,请參考“盧”字。)
【午集中】【皿】 盧·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唐韻】洛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𠀤路平聲。【說文】飯器也。【字彙】盛火器也。【六書正譌】別作鑪爐,非。

又與鑪罏壚𠀤通。【類篇】賣酒區也。【前漢·食貨志】令官作酒,率開 盧以賣。

又【司馬相如傳】文君當盧。【註】累土爲盧,以居酒瓮,四邊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鍜盧。【史記】作當鑪。【晉書·阮籍傳】作當罏。【王戎傳】作酒壚。

又借爲黑色之稱。【集韻】黑弓也。通作玈。或作黸。【書·文侯之命】盧弓一,盧矢百。【左傳·僖二十八年】作玈弓矢。【揚子·法言】作黸。

又【釋名】土黑曰盧。盧然解散也。

又【水經注】奴盧縣有黑水,故池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因以爲名。

又【韻會】湛盧,越劒名,歐冶子所鑄。言湛然如水黑也。

又勃盧,矛屬。【集韻】長𥍟謂之勃盧。

又呼盧,摴蒱戲,五子皆黑曰盧,最勝采也。【晉書·劉毅傳】挼喝五木成盧。

又與矑通。目中黑子也。【前漢·揚雄甘泉賦】玉女無所,眺其淸盧。【註】盧,目童子也。【文選】作矑。本作〈目𧆨〉。

又與獹通。良犬名。【詩·齊風】盧令令。【傳】盧,田犬。【張華·博物志】韓國有黑犬,名盧。【博雅】作韓獹。

又與顱通。頭盧,首骨也。【前漢·武五子贊】頭盧相屬於道。【史記】作頭顱。俗作髗。

又當盧,馬首飾。【詩·大雅·鉤膺鏤鍚箋】眉上曰鍚,刻金飾之,今當盧也。【正義】當馬之額盧。

又的盧,馬名。【埤雅】顙有白毛,謂之的盧。俗云的顱,非也。

又與鸕通。水鳥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鳷盧。【註】鸕鷀也。【史記】作鸕。

又與蘆通。觚盧,草名。【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註】扈魯也。【史記】作菰蘆。

又【廣韻】葦未秀者曰蘆。【禮·中庸】夫政也者,蒲盧也。【朱註】蒲,葦也。【鄭註】蒲盧,蜾蠃,謂土蜂也。【爾雅·釋蟲】果蠃,蒲盧。【註】卽細腰蜂也。【解頤新語】瓠細腰者曰蒲盧。蜂細腰者一曰蒲盧。

又與𤬛通。胡盧,匏面圜者。本作瓠𤬛。

又水名。【宋史·河渠志】有胡盧河。【五代史·突厥傳】牛蹄突厥,其水曰瓠𤬛河。

又與櫨通。柱上柎,卽今之斗也。【釋名】盧在柱端,都盧負屋之重也。【爾雅·釋宮】作櫨。【疏】斗栱也。

又與籚廬通。都盧,國名。一曰戲伎名。【前漢·地理志】南入海有都盧國。【註】其國人勁捷,善緣高,故張衡西京賦云:都盧尋橦。【程大昌·演繁露】唐人以緣橦爲都盧緣。○按《晉語》侏儒扶盧,韋氏謂扶緣也。盧矛戟之柲,緣之以爲戲。《說文》作扶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廬器。註:廬,力吾反,戈戟殳矛之柄也。是盧與籚廬古字通。

又與轤通。鹿盧圜轉木也。【禮·喪大記註】以紼繞𥓓閒之鹿盧,輓棺而下之。

又鹿盧,劒名。【宋書·禮志】劒不得鹿盧形。【註】古劒首以玉作鹿盧,謂之鹿盧劒。

又果名。【爾雅·釋木·邊腰棗註】今謂之鹿盧棗。

又若盧,官名。主弩射。【前漢·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若盧令丞。

又獄名。主鞫將相大臣。【禮·月令·疏】囹圄,漢曰若盧。

又盧牟,猶規矩也。【淮南子·要略篇】盧牟六合。

又盧胡,笑也。一作胡盧。【後漢·應劭傳】掩口盧胡而笑。【孔叢子·抗志篇】衞君胡盧大笑。

又地名。【左傳隱三年】尋盧之盟也。【註】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

又山名。【前漢·揚雄·校獵賦】後𨻰盧山。【註】單于南庭山也。

又姓。【廣韻】姜氏封於盧,以國爲氏。

又複姓。【列子】有長盧子,古有尊盧氏,後氏焉。

又有盧胥,善弋。【左傳】有盧蒲嫳,漢有索盧恢。【姓苑】有盧妃氏,湛盧氏。【五代周書】有豆盧寧。【魏書】有叱盧,沓盧等氏。

又三字姓。【魏書】有吐伏盧,奚斗盧。【北史】有莫胡盧。

又【字彙】盧回切,音雷。【周禮·夏官·職方氏】兗州其浸盧維。鄭康成讀。◎按《水經注》:漢封劉豨爲盧縣侯国。《前漢·王子侯表》作雷侯豨。是盧雷古字通。

又【正韻】凌如切,音閭。與臚同。【唐書·和逢堯傳】欇鴻盧卿。【前漢·百官公卿表】作鴻臚,秦名典客,漢武帝更名大鴻臚。

又與閭同。【前漢·霍去病傳】濟弓盧。【註】水名。【史記】作弓閭。 【說文】本从虍从𠙽。俗从田作盧,非。

 

【漢典】
【卷五】【皿】

盧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卢”字頭,请參考“盧”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飯器也。从皿𧇄聲。𥃈,籒文盧。洛乎切

《說文解字注》

(盧)盧,飯器也。凵部曰:凵盧,飯器,以桺爲之。士昏禮注曰:笲,竹器而衣者,如今之筥、𥬔籚矣。筥、𥬔籚籚二物相似,𥬔籚籚卽凵盧也。方言:𥰠,趙魏之郊謂之去𥰠。注:盛飯筥也。錢氏大昕曰:去𥰠卽凵盧也。从皿。𧆣聲。洛乎切。五部。


(𥃈)籒文盧。

【漢典】

卢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u˧˥

粤语 lou4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盧」。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盧」 佚383背合19957「盧」 十五年趞曹鼎西周中期集成2784「盧」 說文籀文「盧」 「卢」「卢」
「盧」 京津4769合27880「盧」 伯公父簠西周晚期集成4628「盧」 說文‧皿部
「盧」 甲886合34681「盧」 王子嬰次盧春秋晚期集成10386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盧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蠦(lu2)
    2. 黸(lu2)
    3. 胪(lu2)
    4. 臚(lu2)
    5. 轤(lu2)
    6. 颅(lu2)
    7. 䡎(lu2)
    8. 庐(lu2)
    9. 䰕(lu2)
    10. 舮(lu2)
    11. 枦(lu2)
    12. 魲(lu2)
同部首
    1. 卟
    2. 㔽
    3. 卞
    4. 卦
    5. 卜
    6. 卧
    7. 卣
    8. 禼
    9. 卨
    10. 占
    11. 卤
同筆畫
    1. 𠂞
    2. 匜
    3. 𠆪
    4. 䍏
    5. 史
    6. 失
    7. 𠆱
    8. 㞦
    9. 叩
    10. 㐳
    11. 另
    12. 犰
初中古詩詞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宋·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