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午時

拼音 wǔ shí

注音 ㄨˇ ㄕˊ

午時 詞語解釋

解釋

◎ 午時 wǔshí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to 1 p.m.] 指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爲舊式計時法

-----------------
國語辭典
午時wǔ shí ㄨˇ ㄕˊ
  1. 舊稱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時段為午時。後指中午十二時左右。唐.白居易〈晝寢〉詩:「不作午時眠,長日安可度?」《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三姑娘餓了八日,在今日午時去世了。」近正午

英語 11 am-1 pm (in the system of two-hour subdivisions used in former times)​

法語 de 11 heures à 1 heure

© 漢典

午時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午時 (時辰)

  • 午時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而正午十二時又有平午、平晝、亭午等別稱。如宋蘇舜欽《紫閣寺聯句詩》:“日光平午見,霧氣半天蒸。”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忤時
      2. 碔石
      3. 五識
      4. 伍什
      5. 侮食
      6. 五時
      7. 物勢
      8. 忤時
      9. 五使
      10. 碔石
      11. 屋室
      12. 兀是
      13. 五時車
      14. 五量
      15. 五愛
      16. 五色掛錢
      17. 武進士
      18. 五育
      19. 百十
      20. 嘗食
      21. 眠雲臥石
      22. 一老一實
      23. 一人傳虚,萬人傳實
      24. 飢不暇食
    相關詞語
      1. 午寢
      2. 午市
      3. 午茶
      4. 午夜
      5. 午靈
      6. 午轉
      7. 正午
      8. 傍午
      9. 夜午
      10. 紅日當午
      11. 子午
      12. 重午
      13. 時鮮
      14. 時難
      15. 時豪
      16. 時月
      17. 時不再來
      18. 時英
      19. 昧時
      20. 遇時
      21. 播時
      22. 周時
      23. 沒多時
      24. 愼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