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十善

拼音 shí shàn

注音 ㄕˊ ㄕㄢˋ

十善 詞語解釋

解釋
  • 佛教語。不犯十惡,即是十善。
  • 十個德高望重的人。
  • -----------------
    國語辭典
    十善shí shànㄕˊ ㄕㄢˋ
    1. 佛教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十項道德行為。《大智度論.卷四六》:「復次,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佛常有。」

    © 漢典

    十善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十善

  • 松贊干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扎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一部名爲《十善經》,主要講解佛教“十戒”(或稱“十善法”)。“十戒”的內容包括“身三”,即不殺、不盜、不淫;“口四”、即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意三”、即不貪、不嗔、不癡。身、口、意代表了行爲、語言和思想。“十戒”源於“五戒”,而又與“五戒”側重不同。“五戒”側重於止惡,而“十戒”側重於行善。由“十戒”而來的“十善”即以不淨觀離貪慾,以慈悲觀離嗔恚,以因緣觀離愚癡,以誠實語離妄語,以和合語離兩舌,以愛語離惡口,以質直語離綺語,以救生離殺生,以佈施離偷盜,以淨行離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倫理道德的基礎。以佛教的觀點,守“五戒十善”可確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墮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脫,來生仍可繼續修持。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食膳
      2. 实善
      3. 时膳
      4. 實善
      5. 時膳
      6. 詩扇
      7. 失闪
      8. 视膳
      9. 适纔
      10. 飾繕
      11. 時膳
      12. 實情
      13. 食实封
      14. 實戰
      15. 食不兼肉
      16. 食加
      17. 石堠
      18. 尝膳
      19. 充贍
      20. 禹膳
      21. 诋讪
      22. 羞膳
      23. 三嬗
    相關詞語
      1. 十二指肠
      2. 十四絃
      3. 十室九匱
      4. 十二肖
      5. 十六国
      6. 十样景
      7. 飢餓三十
      8. 九十
      9.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10. 撮十
      11. 用一當十
      12. 得一望十
      13. 善人
      14. 善靜
      15. 善终
      16. 善惑
      17. 善與人交
      18. 善地
      19. 嫉惡好善
      20. 調善
      21. 顯善
      22. 尽美尽善
      23. 隐恶扬善
      24. 两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