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數]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樹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結繩記數,用一個結表示十。後來一點變成了一橫。本義:九加一的和)
(2) 同本義 [ten]
十,數之具也。—爲東西,|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說文》
十是數之小成。——《左傳·僖公四年》疏
十畝之間兮。——《詩·小雅·六月》
兵也者,審於地圖,謀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 又如:十里長亭(古時設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別餞行之處);十番(合奏樂以十種樂器演奏的名稱);十牌(十戶人家。牌:門牌);十地(佛教稱菩薩修行漸近於佛的十種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後語);十方地面(廟宇。佛教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廟。佛教認爲“不變”爲常住。寺廟是不變的,故稱);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topmost]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約數。猶言十來個 [about ten]
辱十城之虛壽,奄咸陽以取雋。——《文選·潘岳·西征賦》
(7) 特指十倍 [tenfold]。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數的第十位 [tenth]
請以趙十五城爲 秦王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9) 又如:十五刪(詩韻中上平聲第十五個韻目);十四寒(詩韻中上平聲第十四個韻目);十三元(依據《佩文詩韻》“元”字列在上平聲第十三位,故稱)
詞性變化
〈形〉
(1) 表示多;齊全;完備 [many;full;complete]
九十其儀。——《詩·豳風·東山》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禮記·大學》
(2) 又如:十郎八當(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變五化(變化多端);十親九眷(衆多親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嬌妻美妾俱全);十數(十多;十幾,表示衆多);十蕩十決(多次衝擊均能破敵);十萬(數目。又形容數量極多);十惡五逆(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堯(聖人衆多);十朋(許多朋友);十有八九(絕大多數)
(3) 通“什”。雜 [miscellaneous]。如:十錦;十樣錦(有各種不同花紋的織錦)
常用詞組
十 國語辭典
數目字,為九加一的總和。大寫為「拾」,阿拉伯數字作「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滿足、完滿。如:「十足」、「十全十美」。
十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唐代读音 *zhip日语读音 TOU TOTABI韩语罗马 SIP现代韩语 십越南语 thập
客家话 [海陆腔] ship8 [宝安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东莞腔] sip8 [梅县腔] ship8 [客语拼音字汇] sib6 [客英字典] ship8 [台湾四县腔] siip8 [陆丰腔] ship8粤语 sap6潮州话 zab8 (tsâp) 「澄海」zag8 (tsâk)
近代音 審母 齊微韻 入聲作平聲陽 實小空;中古音 禪母 緝韻 入聲 十小韻 是執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合部 ;王力系统:禪母 緝部 ;
十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十」 鐵42.1合10966 | 「十」 作冊夨令簋西周早期集成4300 | 「十」 包2.119 | 「十」 說文‧十部 | 「十」 睡.日甲67 | 「十」 |
「十」 不𡢁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9 | |||||
「十」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