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北魏

拼音 běi wèi

注音 ㄅㄟˇ ㄨㄟˋ

北魏 詞語解釋

解釋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鮮卑人拓跋珪所建,後來分裂爲東魏和西魏。參看〖南北朝〗。
-----------------
國語辭典
北魏běi wèiㄅㄟˇ ㄨㄟˋ
  1. 後魏的別名。參見「後魏」條。

英語 Wei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386-534)​, founded by the Tuoba 拓跋 branch of Xianbei 鮮卑|鲜卑

德語 Nördliche Wei-Dynastie (Gesch)​

法語 Dynastie Wei du Nord

© 漢典

北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北魏

  •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爲“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爲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爲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 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中央集權與民族融合。
  • 因“魏”字具有美好偉大之意並且是“神州上國”之名而定爲國號,爲別於此前的曹魏政權,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爲“後魏”,但由於史學界不稱曹魏爲“前魏”,故“後魏”之稱很少使用。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元魏。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北緯
      2. 北闱
      3. 背嵬
      4. 倍违
      5. 备卫
      6. 备位
      7. 可謂
      8. 个中滋味
      9. 皇位
      10. 程位
      11. 望慰
      12. 严畏
    相關詞語
      1. 北楚
      2. 北首
      3. 北風之戀
      4. 北面
      5. 北极光
      6. 北葉門
      7. 雁北
      8. 碛北
      9. 西北
      10. 行南走北
      11. 馬空冀北
      12. 冀北
      13. 魏孝文帝
      14. 魏鄭
      15. 魏珠
      16. 魏石經
      17. 魏姚
      18. 魏觀
      19. 姚魏
      20. 象魏
      21. 房魏
      22. 阿魏
      23. 東魏
      24. 後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