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é

ㄒㄧㄝˊ

部首 力

部外 13

總筆畫 15

𢣢 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2F0

左右結構

53535325121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lln|eeen

kswp

ymkw

46430

拼音 xié

注音 ㄒㄧㄝˊ

部首 力 部外 13總筆劃 15

基本區 52F0筆順 535353251214544

標

勰 基本解釋

● 勰

xié ㄒㄧㄝˊ


  1. 同「協」(多用於人名)。

英語 peaceful, harmonious

德語 harmonisch

法語 harmonieux

【漢典】

勰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勰 xié

形

和諧,協調 [harmonious]

詞必先有調,而後以詞填之。詞即音也。亦有自度腔者,先隨意爲長短句,後勰以律。——況周頤《蕙風詞話》

【漢典】

勰 國語辭典

勰ㄒㄧㄝˊxié
形
  1. 和協。《爾雅·釋詁》:「勰,和也。」

【漢典】
【子集下】【力】 勰·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勰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 勰·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唐韻】【正韻】胡頰切【集韻】【韻會】檄頰切,𠀤音協。【說文】同思之和。从劦从思。【徐曰】會意。

又【韻會】人名。【南史】劉勰,撰文心雕龍。

【漢典】
【卷十三】【劦】

↳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勰」字頭,请參考「𢣢」字:)
【卷十三】【劦】
《說文解字》

同思之和。从劦从思。胡頰切

《說文解字注》

(𢣢)同思之龢也。同思一如同力。从劦思。胡頰切。八部。

【漢典】

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ɛ˧˥ 日语读音 KANAU AU韩语罗马 HYEP

客家话 [客英字典] hiap8 [海陆腔] hiap8 [宝安腔] hiap8 [客语拼音字汇] hiab6 [台湾四县腔] hiap8粤语 hip6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怗韻 入聲 協小韻 胡頰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怗部 ;王力系统:匣母 葉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勰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勰」 說文‧劦部「勰」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𢣢
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脋(xie2)
    2. 㩗(xie2)
    3. 拹(xie2)
    4. 龤(xie2)
    5. 㨙(xie2)
    6. 擕(xie2)
    7. 䬅(xie2)
    8. 䡡(xie2)
    9. 奊(xie2)
    10. 䏮(xie2)
    11. 协(xie2)
    12. 燲(xie2)
同部首
    1. 勝
    2. 㔥
    3. 力
    4. 勀
    5. 办
    6. 势
    7. 劰
    8. 㔕
    9. 勁
    10. 㔦
    11. 㔞
    12. 劵
同筆畫
    1. 潛
    2. 𠍰
    3. 蝶
    4. 遲
    5. 𠏬
    6. 銾
    7. 㵌
    8. 䛶
    9. 㒑
    10. 䚆
    11. 熡
    12. 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