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āo

ㄑㄧㄠ

部首 力

部外 12

總筆畫 14

蹻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2EA

左右结构

31342512525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dkl|tdke

hbks

mgly

24227

拼音 qiāo

注音 ㄑㄧㄠ

部首 力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52EA筆順 31342512525153

勪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勪

qiāo ㄑㄧㄠˉ

     ◎ 古同“蹻”。

© 漢典
【子集下】【力】 勪·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勪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 勪·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集韻】極虐切,音噱。本作蹻,舉足行高也。

© 漢典
【卷二】【足】

蹻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勪”字頭,請參考“蹻”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舉足行高也。从足喬聲。《詩》曰:“小子蹻蹻。”居勺切

『說文解字注』

(蹻)舉足小高也。蹻高曡韵。各本作行高。晉灼注漢書高帝妃作小高。玄應引文穎曰。蹻猶翹也。又引三蒼解詁云。蹻、舉足也。丘消切。按今俗語猶然。从足。喬聲。丘消切。大徐居勺切。非也。二部。詩曰。小子蹻蹻。大雅文。毛曰。蹻蹻、驕皃。此引伸之義。

© 漢典

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日语读音 SUSUMU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蹻」。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蹻」 說文‧足部「勪」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蹻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劁(qiao1)
    2. 硗(qiao1)
    3. 锹(qiao1)
    4. 煍(qiao1)
    5. 敲(qiao1)
    6. 蹻(qiao1)
    7. 踍(qiao1)
    8. 礉(qiao1)
    9. 墝(qiao1)
    10. 趬(qiao1)
    11. 䂭(qiao1)
    12. 幓(qiao1)
同部首
    1. 㔢
    2. 勮
    3. 劫
    4. 勐
    5. 勶
    6. 勫
    7. 㔔
    8. 勸
    9. 㔘
    10. 劵
    11. 勵
    12. 募
同筆畫
    1. 䇒
    2. 蜯
    3. 廙
    4. 慪
    5. 様
    6. 躵
    7. 踍
    8. 榻
    9. 僧
    10. 辖
    11. 熅
    12. 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