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àng

ㄒㄧㄤˋ

部首 力

部外 12

總筆畫 14

𠢰 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2E8

左右结构

35251353334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jel|qkee

noks

rjgy

24227

拼音 xiàng

注音 ㄒㄧㄤˋ

部首 力 部外 11總筆劃 13

統一碼 52E8筆順 3525135333453

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勨

xiàng ㄒㄧㄤˋ

  1. 徭役寬緩。
  2. 勉。
© 漢典
【子集下】【力】 勨·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勨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 勨·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唐韻】余兩切【集韻】以兩切,𠀤音養。【說文】繇緩也。

又【玉篇】勉也。

又【集韻】動也。

又【唐韻】徐兩切【集韻】似兩切,𠀤音象。義同。【篇海】或作𠢰。

© 漢典
【卷十三】【力】

勨 《说文解字》

【卷十三】【力】
『說文解字』

繇緩也。从力象聲。余兩切

『說文解字注』

(勨)䌛緩也。䌛葢今之傜字。言傜役緩也。與勠爲反對之詞。从力。象聲。余㒳切。十部。

© 漢典

勨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ɑŋ˥˧ 日语读音 YURUYAKA UGOKU韩语罗马 YANG SANG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勨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勨」 說文‧力部「勨」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𠢰
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䣈(xiang4)
    2. 䐟(xiang4)
    3. 䤔(xiang4)
    4. 姠(xiang4)
    5. 嚮(xiang4)
    6. 相(xiang4)
    7. 嶑(xiang4)
    8. 闂(xiang4)
    9. 鐌(xiang4)
    10. 蟓(xiang4)
    11. 銗(xiang4)
    12. 閧(xiang4)
同部首
    1. 勄
    2. 劦
    3. 勸
    4. 办
    5. 劵
    6. 勇
    7. 勛
    8. 勒
    9. 勷
    10. 勐
    11. 㔢
    12. 务
同筆畫
    1. 㟰
    2. 蓢
    3. 㠏
    4. 鉍
    5. 鹊
    6. 甅
    7. 鲈
    8. 楞
    9. 碖
    10. 置
    11. 䧺
    12. 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