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ǒng

ㄩㄥˇ

部首 力

部外 7

總筆畫 9

㦷 勈 恿 𢦨 𪳆 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2C7

上下结构

5425112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elb|ceer

nbks

xsly

17427

拼音 yǒng

注音 ㄩㄥˇ

部首 力 部外 7總筆劃 9

統一碼 52C7筆順 542511253

常 通 標

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勇

yǒng ㄩㄥˇ

  1. 有膽量,敢做:~敢。~毅。~氣。~士。英~。奮~。
  2. 中國清代稱戰爭時期臨時招募的兵士:兵~。勁~。募~。
  3. 姓。

英語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德語 mutig, tapfer

法語 brave,courageux

© 漢典

勇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勇 yǒng

〈形〉

(1) (本作勈,或作恿。形聲。從力,甬( yǒng )聲。從力,與力氣有關。本義:果敢,膽大)

(2) 同本義 [brave]

勇,氣也。——《說文》

無拳無勇。——《詩·小雅·巧言》

爾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經上》

勇,文之帥也。——《國語·周語》

知死不闢,勇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勇於就死。——清· 林覺民《與妻書》

若素名勇。——明· 高啓《書博雞者事》

興甚勇。——《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勇而多藝。——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3) 又如:忠勇(忠誠而勇敢);英勇(勇敢出衆);勇悍(勇敢強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戰立下的功勞);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斷)

(4) 勇猛;兇猛 [bold and powerful]

勇悍果敢,取衆率兵,此下德也。——《莊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呂氏春秋·論威》

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三國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驍勇(勇猛);勇鷙(勇猛強悍)

詞性變化

◎ 勇 yǒng

〈名〉

(1) 勇氣,勇力 [courage;courage and power]

可使有勇。——《論語·先進》

勇冠三軍。——南朝樑· 丘遲《與陳伯之書》

其勇過人。——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清代地方臨時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soldier]。如:鄉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遊勇(指失去統屬的士兵)

(3) 姓

常用詞組


勇敢勇決勇力勇略勇猛勇氣勇士勇往直前勇武勇於
© 漢典

勇 國語辭典

勇ㄩㄥˇyǒng
形
  1. 有膽量的、力氣大的。如:「英勇」、「勇氣」、「勇士」。《論語·憲問》:「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副
  1. 敢作敢當、肯負責的。如:「勇於負責」、「勇於改過」。

名
  1. 士兵。清朝軍制稱官府於軍隊編制外另行招募的士兵為「勇」。如:「鄉勇」、「淮勇」。

© 漢典
【子集下】【力】 勇·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勇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 勇·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𠀤音涌。【說文】氣也。一曰健也。从力,甬聲。【玉篇】果決也。【廣韻】猛也。【增韻】銳也,果敢也。《左傳·文二年》共用之謂勇。【論語】勇者不懼。【老子·道德經】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 漢典
【卷十三】【力】

勇 《说文解字》

【卷十三】【力】
『說文解字』

气也。从力甬聲。𢦨,勇或从戈用。恿,古文勇从心。余隴切〖注〗篆文作勈。《正字通》㦷:同勇。

『說文解字注』

(勇)气也。气、雲气也。引申爲人充體之气之偁。力者、筋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左傳曰。共用之謂勇。从力。甬聲。余隴切。九部。


(𢦨)勇或从戈用。


(恿)古文勇从心。孟子曰。志氣之帥也。

© 漢典

勇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ŋ˨˩˦ 唐代读音 *iǒng日语读音 ISAMASHII ISAMU韩语罗马 YONG现代韩语 용越南语 dũng

客家话 [沙头角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海陆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陆丰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粤语 jung5 jung6潮州话 iong2

近代音 影母 東鍾韻 上聲 勇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腫韻 上聲 勇小韻 余隴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東部 ;王力系统:餘母 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𢦨」 攻敔王光劍春秋晚期集成11654「恿」 郭.尊.33「恿」 說文古文「恿」 睡.為34「勇」
「㦷」 包2.71「勇」 說文‧力部
「㦷」 天策「𢦨」 說文或體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㦷
勈
恿
𢦨
𪳆
勇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澭(yong3)
    2. 蛹(yong3)
    3. 愑(yong3)
    4. 彮(yong3)
    5. 詠(yong3)
    6. 噰(yong3)
    7. 㽫(yong3)
    8. 永(yong3)
    9. 塎(yong3)
    10. 㑙(yong3)
    11. 勈(yong3)
    12. 悀(yong3)
同部首
    1. 劣
    2. 勊
    3. 㔕
    4. 劶
    5. 努
    6. 务
    7. 劭
    8. 劣
    9. 㔓
    10. 㔣
    11. 勶
    12. 勋
同筆畫
    1. 毡
    2. 呲
    3. 俩
    4. 栁
    5. 俦
    6. 胫
    7. 珋
    8. 挟
    9. 峙
    10. 茱
    11. 尝
    12. 钫
初中古詩詞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