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uó

ㄓㄨㄛˊ

部首 刀

部外 13

總筆畫 15

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285

左右結構

2522135251214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qjj

wiln

lkik

62100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部首 刀 部外 13總筆劃 15

基本區 5285筆順 252213525121422

劅 基本解釋

● 劅

zhuó ㄓㄨㄛˊ


  1. 同「𣀈」。《玉篇•刀部》:「劅,刑也。」《集韻•覺韻》:「𣀈,古作劅。」
【漢典】
【子集下】【刀】 劅·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劅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劅·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集韻】竹角切,音剢。【玉篇】𠛬也。【說文】去隂之𠛬也。本作𣀈。【書·呂𠛬】劓刵𣀈黥。

【漢典】
【卷三】【攴】

↳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劅”字頭,请參考“斀”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去陰之𠛬也。从攴蜀聲。《周書》曰:“刖劓斀黥。”竹角切

《說文解字注》

(𣀈)去陰之㓝也。𣀈,斲也。大雅:昏椓靡共。鄭云:昏、椓皆奄人也。昏,其官名也。椓,毁陰者也。此假椓爲𣀈也。从攴蜀聲。竹角切。三部。周書曰:刖劓𣀈黥。吕㓝篇文:刖當作刵。尚書正義曰:賈、馬、鄭古文尚書劓刵劅剠。大小夏矦、歐陽尚書作臏宫劓割頭庶剠。按賈、馬、鄭皆作刵,許必同。釋文及正義卷二皆云劓刵。本篇正義作刵劓。唐初本固不同耳。𣀈黥,據正義賈、馬、鄭作劅剠。劅同𣀈,剠同黥。衞包因正義云劅,椓人陰,乃易爲㭬字,而不知𣀈、椓字義之不同。椓,擊也。去陰不可云椓。

【漢典】

劅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o˧˥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劅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斀」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剢」 前4.38.7合525     「斀」 說文‧攴部       「劅」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斀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䵵(zhuo2)
    2. 缴(zhuo2)
    3. 蠿(zhuo2)
    4. 㺟(zhuo2)
    5. 䙯(zhuo2)
    6. 啄(zhuo2)
    7. 着(zhuo2)
    8. 彴(zhuo2)
    9. 籱(zhuo2)
    10. 擆(zhuo2)
    11. 諑(zhuo2)
    12. 斮(zhuo2)
同部首
    1. 刌
    2. 剈
    3. 剸
    4. 㔉
    5. 刮
    6. 剀
    7. 刵
    8. 㔁
    9. 劃
    10. 刓
    11. 剘
    12. 㓸
同筆畫
    1. 縋
    2. 緤
    3. 䙐
    4. 龦
    5. 噶
    6. 𠒱
    7. 漦
    8. 緿
    9. 鴇
    10. 䮄
    11. 㨼
    12. 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