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uā

ㄍㄨㄚ

部首 刀

部外 12

總筆畫 14

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280

左右结构

54523253425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btj|cnhj

nbln

xslk

12200

拼音 guā

注音 ㄍㄨㄚ

部首 刀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5280筆順 54523253425122

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劀

guā ㄍㄨㄚˉ

     ◎ 古同“刮”,刮削。

© 漢典

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劀 guā

〈動〉

(1) 刮,刮除。通“刮” [scrape]

劀,颳去惡創肉也。從刀。——《說文》

劀殺之齊。——《周禮·瘍醫》。注:“颳去濃血。”

(2) 又如:劀拭(刮剔擦拭);劀殺(颳去惡瘡膿血,以藥蝕除腐肉)

© 漢典

劀 國語辭典

劀ㄍㄨㄚguā
動
  1. 刮掉爛肉膿血。《說文解字·刀部》:「劀,刮去惡創肉也。」《周禮·天官·瘍醫》:「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漢·鄭玄·注:「劀,刮去膿血。」

© 漢典
【子集下】【刀】 劀·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劀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劀·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正韻】古滑切【韻會】古刹切,𠀤關入聲。【說文】刮去惡創肉也。【周禮·天官】瘍醫劀殺之齊。【註】刮去膿血。【玉篇】割也。

又【唐韻】古䫄切,音刮。義同。

© 漢典
【卷四】【刀】

劀 《说文解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刮去惡創肉也。从刀矞聲。《周禮》曰:“劀殺之齊。”古鎋切

『說文解字注』

(劀)𠜜去惡創肉也。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㪿瘍之祝藥劀殺之齊。鄭云。劀、𠜜去膿血。殺謂以藥食其惡肉。與許異。𠜜劀爲曡韵。从刀。矞聲。古鎋切。十五部。周禮曰。劀殺之齊。

© 漢典

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ɑ˥ 日语读音 KEZURU韩语罗马 KWAL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wat7 [海陆腔] git7 kwat7 [台湾四县腔] git7 kwat7粤语 gwaat3 wat6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黠韻 入聲 劀小韻 古滑切 二等 合口;見母 鎋韻 入聲 刮小韻 古䫄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屑部 ;王力系统:見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劀」 說文‧刀部「劀」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刮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煱(gua1)
    2. 歄(gua1)
    3. 諣(gua1)
    4. 桰(gua1)
    5. 呱(gua1)
    6. 铦(gua1)
    7. 颪(gua1)
    8. 鴰(gua1)
    9. 趏(gua1)
    10. 䯏(gua1)
    11. 胍(gua1)
    12. 䒷(gua1)
同部首
    1. 劐
    2. 剞
    3. 制
    4. 刓
    5. 剶
    6. 割
    7. 劖
    8. 㓡
    9. 刨
    10. 创
    11. 㓾
    12. 刴
同筆畫
    1. 漆
    2. 瘥
    3. 摍
    4. 碹
    5. 榒
    6. 䨒
    7. 𠍱
    8. 䰠
    9. 䍌
    10. 漸
    11. 㴝
    12. 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