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kēi

kè

ㄎㄟ

ㄎㄜˋ

部首 刀

部外 7

總筆畫 9

簡體 克

克 勀 勊 尅 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24B

左下包圍結構

1225135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qjk

juln

edrk

42210

拼音 kēi kè

注音 ㄎㄟ ㄎㄜˋ

部首 刀 部外 7總筆劃 9

基本區 524B筆順 122513522

通

剋 基本解釋

● 剋

kēi ㄎㄟˉ


  1. 申斥:挨~。
  2. 打(人):~架(打架)。

● 剋

kè ㄎㄜˋ


  1. 見「克」。

英語 subdue, overcome; cut down

德語 bändigen, unterwerfen

法語 gronder,battre (frapper)​

【漢典】

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剋

尅 kēi

動

(1) [口]∶罵,嚴厲地斥責 [scold;censure]。如:下回來早點,小心頭兒剋你;剋毒(狠毒)

(2) [口]∶打 [beat]。如:剋架(打架)

(3) 另見 kè 「克」

常用詞組


剋架
【漢典】

剋 國語辭典

剋ㄎㄜˋkè
動
  1. 戰勝。《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傳》:「何向而不開,何征而不剋。」通「克」。

  2. 約束。《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下·周澤傳》:「中元元年,遷黽池令。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歸愛之。」

  3. 限定、約期。《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准備筵席茶禮花紅,剋日過門者。」

  4. 剝削。如:「剋扣」。

  5. 傷害。《西遊記·第四十四回》:「皆因命犯華蓋,妨爺剋娘。」

形
  1. 嚴苛。《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西門豹為鄴令,清剋潔慤,秋毫之端,無私利也。」

副
  1. 能夠。《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序》:「或志剛金石,而剋扞於強禦。」

【漢典】
【子集下】【刀】 剋·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剋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剋·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唐韻】苦得切【集韻】乞得切,𠀤音刻。【爾雅·釋詁】剋,勝也。【疏】謂得勝也。【後漢·桓譚傳】何征不剋。

又【廣韻】剋,已也。

又必也,急也。

又剋期,約定日期也。【後漢·鍾離意傳】解徒桎梏,與剋期,俱至。

又《讀書通》刻通作剋。【吳志·賀齊傳】謹以剋心,非但書紳。

又【集韻】剋,殺也。

【漢典】
【卷十三】【力】

↳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剋」字頭,请參考「勀」字:)
【卷十三】【力】
《說文解字》

尤極也。从力𠑽聲。苦得切

《說文解字注》

(勀)尤勮也。勮大徐作極,小徐作勮。今正。勊又勮之尤者也。剋者,以力制勝之謂。故其事爲尤勞。許書勊與克義不同。克者,肩也。肩者,任也。以春秋所書言之,如辛已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如晉人纳㨗葘于邾,弗克納。此克之義也。如鄭伯克段于鄢,傳曰:得儁曰克。此勊之義也。勊之字譌而从刀作剋,猶勮之譌而从刀也。經典有克無剋,百家之書克剋不分,而勊乃廢矣。从力克聲。苦得切。一部。

【漢典】

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ei˥; kʰɤ˥˧ 日语读音 KATSU韩语罗马 KUK现代韩语 극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海陆腔] kiet7 [梅县腔] k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ed5 [宝安腔] ket7粤语 haak1 hak1潮州话 kag4 (khak)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德韻 入聲 刻小韻 苦得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德部 ;王力系统:溪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勀」 說文‧力部「勀」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克
勀
勊
尅
𠧶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尅(kei1)
    2. 㥛(ke4)
    3. 騍(ke4)
    4. 尅(ke4)
    5. 礊(ke4)
    6. 課(ke4)
    7. 恪(ke4)
    8. 锞(ke4)
    9. 艐(ke4)
    10. 歁(ke4)
    11. 缂(ke4)
    12. 袔(ke4)
    13. 㤩(ke4)
同部首
    1. 刟
    2. 劅
    3. 剉
    4. 𠚰
    5. 㓣
    6. 劖
    7. 剕
    8. 刬
    9. 刲
    10. 剴
    11. 𠚿
    12. 到
同筆畫
    1. 敁
    2. 峡
    3. 䍂
    4. 尛
    5. 㤢
    6. 囿
    7. 䧋
    8. 茶
    9. 玶
    10. 敃
    11. 保
    12. 砄
初中古詩詞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