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kǎi

ㄎㄞˇ

部首 刀

部外 6

總筆畫 8

繁體 剴

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240

左右結構

252515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njh

uuln

llyk

22700

拼音 kǎi

注音 ㄎㄞˇ

部首 刀 部外 6總筆劃 8

基本區 5240筆順 25251522

標

剀 基本解釋

● 剀

(剴)

kǎi ㄎㄞˇ


  1. “剴”的簡化字。

英語 sharpen; carefully, thorough

德語 sorgfältig, sorgsam

法語 soigneusement,modérément

【漢典】

剀 詳細解釋

見“剴”。

【漢典】
【子集下】【刀】 剴·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剴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剀”字頭,请參考“剴”字。)
【子集下】【刀】 剴·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𠀤音該。【說文】鎌也。从刀,豈聲。一曰摩也。

又【玉篇】切也,動也。【唐書·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又【唐韻】五來切【集韻】魚開切,𠀤音皚。義同。

又【集韻】居代切,該去聲。義同。

【漢典】
【卷四】【刀】

剴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剀”字頭,请參考“剴”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大鎌也。一曰摩也。从刀豈聲。五來切

『說文解字注』

(剴)大鎌也。謂可切地芟刈也。金部曰:鉊,大鎌也。一曰摩也。下文云:刀不利,於瓦石上刉之。剴、刉音義皆同也,引伸之爲規諷之義,如大司樂注曰導者言古以剴今,雨無正箋:巧言,謂以事類風切剴微之言,是也。唐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今人乃謂直言爲剴切。昧於字義甚矣。从刀豈聲。五來切,古音在十五部。又古愛反,與𣏙槩音義皆同。

【漢典】

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Ąi˨˩˦

粤语 hoi2潮州话 kai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剴」。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剴」 上(2).魯.6「剴」 說文‧刀部「剴」 「剀」「剀」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剴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䐩(kai3)
    2. 慨(kai3)
    3. 恺(kai3)
    4. 颽(kai3)
    5. 塏(kai3)
    6. 凯(kai3)
    7. 蒈(kai3)
    8. 剴(kai3)
    9. 铠(kai3)
    10. 䒓(kai3)
    11. 垲(kai3)
    12. 闓(kai3)
同部首
    1. 剣
    2. 划
    3. 㓴
    4. 刦
    5. 前
    6. 㓢
    7. 剛
    8. 𠚻
    9. 㔅
    10. 剉
    11. 㓲
    12. 劍
同筆畫
    1. 诜
    2. 玱
    3. 陕
    4. 泆
    5. 㓡
    6. 若
    7. 㡶
    8. 泪
    9. 怟
    10. 枪
    11. 呷
    12. 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