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ū

ㄔㄨ

部首 衣

部外 2

總筆畫 7

䥚 𠜆 𠫎 𡔈 𢀯 𢀰 𣦂 𥘉 䃼 𠁉 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21D

左右结构

45234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uvn|puvt

lsh

wtyd

37220

拼音 chū

注音 ㄔㄨ

部首 衣 部外 5總筆劃 7

統一碼 521D筆順 4523453

常 通 標

初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初

chū ㄔㄨˉ

  1. 開始時,開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試。~創。~綻。~葉(指某一歷史時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進入夜晚不久的時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來的,原來的情況:~衷。和好如~。
  3. 姓。

英語 beginning, initial, primary

德語 Beginn (S)​,erst-

法語 début,commencement,premier,élémentaire,préliminaire,primitif

© 漢典

初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初 chū

〈名〉

(1) (會意。從刀,從衣。合起來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製衣服的起始。本義:起始,開端)

(2) 同本義 [at the beginning;in the early part of]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說文》

初,舒也。——《廣雅》。按,謂展帛以就裁。

初吉終亂。——《易·既濟》

名曰初慮。——《易·書大傳》

我生之初。——《詩·王風·兔爰》

初疾畏驚,見鬼之來。——《論衡·訂鬼》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陶淵明《桃花源記》

(3) 又如:初歲(年初);初枯(秋季裏植物開始枯萎);初頭(起初;開頭);初化(變化之始);初末(始末)

(4) 本原 [nature]

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

(5) 姓

詞性變化

◎ 初 chū

〈形〉

(1) 表示次序居第一 [the first in order]。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蘆葦(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時代的百姓)

(2) 本,本來的 [original]。如: 初願;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 初 chū

〈副〉

(1) 往昔;當初 [in former times,in the past;before]

初,鄭武公娶於 申。——《左傳·隱公元年》

初,魯肅聞 劉表卒,言於 孫權。——《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2) 表示時間、頻率,相當於“才”、“剛剛”[just;only]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李漁《芙蕖》

(3) 又如:初生(剛剛出生);初涼;初寒

(4) 全;本來就 [whole;all]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後漢書》

◎ 初 chū

前綴

(1)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農曆一個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又如: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常用詞組


初版初步初測初潮初出茅廬初創初春初次初等初冬初度初犯初犯,初犯者初伏初稿初會初婚初級初級小學初級中學初見初交初來乍到初戀初露初露鋒芒初露頭角初年初期初秋初賽初審初生之犢初始初試初速初夏初小初選初學初雪初旬初葉初夜初戰初中初中生初衷
© 漢典

初 國語辭典

初ㄔㄨchū
名
  1.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聖人之學也,欲以返性於初,而游心於虛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進取不忘其初。」

  2. 起源、開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3. 姓。如宋代有初暐。

形
  1. 從前、原來。如:「初衷」、「初心」。

  2. 最先、開頭。如:「初秋」、「初民」、「初雪」。

  3. 最低的。如:「初級」、「初等」。

  4. 陰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副
  1. 第一次的。如:「初戀」、「初學」、「初試啼聲」。

  2. 甫、剛剛。如:「初出茅廬」。《書經·召誥》:「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繼嗣不明。」

  3. 全、始終。用於否定句,表範圍。《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彭脩傳》:「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廢命不忠,豈非過邪?」

© 漢典
【子集下】【刀】 初·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初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初·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𠀤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 漢典
【卷四】【刀】

初 《说文解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楚居切

『說文解字注』

(初)始也。見釋詁。从刀衣。㑹意。楚居切。五部。裁衣之始也。衣部曰。裁、製衣也。製衣以鍼。用刀則爲製之始。引伸爲凡始之偁。此說從刀衣之意。

© 漢典

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 唐代读音 *chriu日语读音 HAJIME HATSU UI韩语罗马 CHO现代韩语 초越南语 sơ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u1 co1 [客英字典] cih1 co1 [陆丰腔] co1 [梅县腔] ze1 co1 [东莞腔] co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o1 [宝安腔] co1 [沙头角腔] co1 [海陆腔] cu1 co1粤语 co1

近代音 穿母 魚模韻 平聲陰 初小空;中古音 穿初母 魚韻 平聲 初小韻 楚居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模部 ;王力系统:初母 魚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初」 前5.39.8合36423「初」 旂鼎西周早期集成2670「初」 上(1).孔.16「初」 說文‧刀部「初」 睡.秦111「初」
「初」 叔尃父盨西周晚期集成4455「初」 上(1).孔.10
「初」 王子午鼎春秋晚期集成281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䥚
𠜆
𠫎
𡔈
𢀯
𢀰
𣦂
𥘉
䃼
𠁉
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齣(chu1)
    2. 摢(chu1)
    3. 㯉(chu1)
    4. 䢺(chu1)
    5. 榋(chu1)
    6. 樗(chu1)
    7. 摴(chu1)
    8. 貙(chu1)
    9. 出(chu1)
    10. 岀(chu1)
    11. 櫖(chu1)
同部首
    1. 兔
    2. 剙
    3. 剪
    4. 龜
    5. 㓞
    6. 龜
    7. 刼
    8. 㔃
    9. 劒
    10. 𠚬
    11. 刍
    12. 劎
同筆畫
    1. 迖
    2. 𠖹
    3. 秀
    4. 𠙄
    5. 卵
    6. 㔷
    7. 扯
    8. 冷
    9. 杏
    10. 纾
    11. 韧
    12. 㒵
小學古詩詞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三字经》(节选)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初中古詩詞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明·魏学洢 《核舟记》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