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刘邦

拼音 liú bāng

注音 ㄌㄧㄨˊ ㄅㄤ

刘邦 詞語解釋

解釋

◎ 劉邦 Liú Bāng

[Liu Bang] (前256—前195)字季。西漢(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縣(今屬江蘇)人,故人亦稱沛公。劉邦排行第三,所以有時也叫他劉三

-----------------
國語辭典
劉邦liú bāngㄌㄧㄡˊ ㄅㄤ
  1. 人名。(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劉亦起於沛縣,故時人稱之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項羽封劉為漢王。後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 漢典

刘邦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劉邦 (漢朝開國皇帝)

  • 劉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 劉邦出身農家,爲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爲武安侯,將碭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爲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爲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毛澤東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裏邊最厲害的一個”。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流谤
      2. 流散
      3. 留髠
      4. 流感
      5. 流离琐尾
      6. 留湣
      7. 留洋
      8. 河浜
      9. 扛帮
      10. 马帮
      11. 徽帮
      12. 硬梆梆
      13. 庆帮
    相關詞語
      1. 刘郭
      2. 刘纲
      3. 刘仙掌
      4. 刘寄奴
      5. 刘豫州
      6. 刘项
      7. 西刘
      8. 乾刘
      9. 钱刘
      10. 谢刘
      11. 火刘
      12. 徐刘
      13. 邦客
      14. 邦宪
      15. 邦老
      16. 邦侯
      17. 邦畿
      18. 邦壤
      19. 南邦
      20. 本邦
      21. 桑梓之邦
      22. 多米尼加联邦
      23. 群邦
      24. 大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