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ē

qiè

ㄑㄧㄝ

ㄑㄧㄝˋ

部首 刀

部外 2

總筆畫 4

砌 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207

左右结构

15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vn|avt

psh

hdyd

47720

拼音 qiē qiè

注音 ㄑㄧㄝ ㄑㄧㄝˋ

部首 刀 部外 2總筆劃 4

統一碼 5207筆順 1553

常 通 標

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切

qiē ㄑㄧㄝˉ

     ◎ 用刀從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製成器物,引申爲在業務、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長處,糾正缺點,如“~~琢磨”)。

其它字義


● 切

qiè ㄑㄧㄝˋ

  1. 密合,貼近:~當(dàng )。~膚(切身)。~己。親~。
  2. 緊急:急~。迫~。
  3. 實在:~忌。懇~。
  4. 舊時漢語標音的一種方法,用兩個字,取上一字的聲母與下一字的韻母拼成一個音。亦稱“反切”。

英語 cut, mince, slice, carve

德語 schneiden, zerschneiden (V)

法語 couper,hacher,tangente (math.)​,définitivement,absolument (pas)​,(interjection méprisante)​ Ouais, c'est ça.,proche de,impatient,correspondre à

© 漢典

切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切 qiē

〈名〉

通“砌”。臺階 [steps]

切皆銅沓黃金塗。——《漢書·外戚·孝成趙皇后傳》

詞性變化

◎ 切 qiē

〈動〉

(1) (形聲。從刀,七聲。本義: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 同本義 [cut into parts;slice]。如:切花(從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葉);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殺);切菜;切肉

(3) 治骨。加工珠寶骨器的工藝名稱 [cut]。如:切錯(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鏤(鏤刻;雕刻)

(4) 切磋。指學行上切磋相正 [compare notes]。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勵的樣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責(互相切磋責勉);切厲(切磋砥礪)

(5) 直線、曲線或面等與圓、弧或球相交於一點 [tangent]。如:切面;切球;切圓

(6) 另見 qiè

常用詞組


切變切除切磋切磋琢磨切點切斷切割切口切面切片切片切片機切向力切向速度切削切屑
 

基本詞義


◎ 切 qiè

〈動〉

(1) 摩擦;接觸 [rub]

切,摩也。——《廣雅》

不待切脈。——《史記·扁鵲倉公傳》

可切循把握。——《淮南子·原道》

(2) 又如:切齒(咬緊牙齒。形容痛恨);切磨(摩擦;摩搓);切摩(摩擦);切循(撫摩)

(3) 契合。與…相一致 [correspond to]。如:不切實際;譯文不切原意;切正(恰切平正);切用(切合實用);切至(猶切當);切事(切合情事);切病(切中弊病)

(4) 一定要 [be sure to]

諸位切不可亂動。——《老殘遊記》

(5) 又如:切照(依照;按照);切須(必須;切要);切不可驕傲;切勿吸菸;切勿(務必不要);切戒(務須避免);切莫(務必不要);切須(務必)

(6) 靠近;貼近 [press close to]

切於身心。——清· 劉開《問說》

(7) 又如:切倚(相依相偎,十分親暱);切鄰(近鄰);切心(貼身);親切(親近;密切)

詞性變化

◎ 切 qiè

〈形〉

(1) 急切;急迫 [anxious]

切問而近思。——《論語》。皇疏:“猶急也。”

飢凍雖切,違己交病。——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迨訴頻切。——唐· 李朝威《柳毅傳》

其切如是。——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出國心切;激切(言語直而急);心切(心情急迫);切峻(急切嚴厲);切事(迫切的事);切問(急切問難);切緊(迫切、要緊)

(3) 深;深切 [deep]

切,深也。——《漢書·霍光傳》注

(4) 又如:切恐(深怕);切愛(深深的愛);痛切(悲痛而深切);切究(深究);切怛(深切悲傷);切謝(深切感謝)

(5) 懇切;率直 [earnest and straightforward]

直言世諫。——《漢書·東方朔傳》

(6) 又如:切謂(懇切地說);切勸(誠懇地相勸);熱切(熱烈懇切);切至(懇切周至)

(7) 嚴厲 [stern]

故爲政以苛爲察,以切爲明…大敗大裂之道也。——《文子·上禮》

(8) 又如:切責(嚴厲譴責);切讓(嚴厲責備);切厲(嚴厲)

(9) 激烈 [intense]

旋以論事過切,爲宰臣所非。——韓愈《爲裴相公讓官表》

(10) 又如:切論(激切的議論);切愕(謂激切直言)

(11) 嚴重 [severe]。如:切手(致人死命的招數)

(12) 另見 qiē

常用詞組


切齒切膚之痛切骨之仇切合切激切記切忌切近切口切脈切盼切迫切切切切私語,切切細語切身切實切實切題切望切要切音切雲切責切診切中切中時弊切囑
© 漢典

切 國語辭典

切ㄑㄧㄝˋqiè
動
  1. 咬、咬緊。如:「咬牙切齒」。《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

  2. 貼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實際」。《荀子·勸學》:「詩書故而不切。」

  3. 按脈。如:「望、聞、問、切」。《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形
  1. 密合。如:「貼切」、「親切」。《晉書·卷五六·江統傳》:「申論陸雲兄弟,辭甚切至。」

  2. 急迫、急促。如:「返鄉心切」、「杜鵑聲切」。《文選·李密·陳情表》:「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3. 所有的。參見「[[一切]]」條。

副
  1. 一定、千萬。如:「切記」。《老殘遊記·第一回》:「諸位切不可亂動。」

名
  1. 要點。《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焉。」

  2. 古代拼音法。將兩字拼讀成一字的聲音。原則是上字取聲,下字取韻、調,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韻,合讀為「ㄉㄨㄢ」。參見「[[反切]]」條。

切ㄑㄧㄝqiē
動
  1. 用刀把東西割斷、分開成幾部分。如:「切菜」、「切斷」、「切割」、「切水果」。

  2. 向批發商批購貨物。如:「切貨」。

  3. 電訊傳播中,截斷目前通訊,將第三消息插入。如:「將鏡頭切進來。」

  4. 籃球賽中閃身進攻對方籃下。如:「空手切入」、「單刀切入」。

  5. 一種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動作,使之旋轉。用於網球、乒乓球等。

  6. 幾何學上指直線與弧線或兩弧線相接於一點。如:「兩圓相切」。

© 漢典
【子集下】【刀】 切·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切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切·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千結切,音竊。【說文】刌也。从刀,七聲。【廣韻】割也,刻也。【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

又迫也,急也。【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

又愨實也。【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

又【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

又【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

又【韻會】譏切也,剴切也。

又【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

又【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註】師古曰:切,門限也。音千結反。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計切,音砌。衆也。

又一切,大凡也。【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

又【韻補】砌或作切。【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

又叶音刺,與刺通。【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 漢典
【卷四】【刀】

切 《说文解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刌也。从刀七聲。千結切

『說文解字注』

(切)刌也。二字雙聲同義。古文禮刌肺。今文刌爲切。引伸爲迫切。又爲一切。俗讀七計切。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从刀。七聲。千結切。十二部。

© 漢典

切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ɛ˥; tɕʰiɛ˥˧ 唐代读音 tset日语读音 KIRU KIRE KIRI韩语罗马 CEL CHEY现代韩语 절 체越南语 thiết

客家话 [梅县腔] ciet7 [客语拼音字汇] qiad5 [客英字典] ciet8 [东莞腔] cet7 [海陆腔] ciet7 [宝安腔] cet7 [沙头角腔] ciet7 [台湾四县腔] ciet7 [陆丰腔] tsiat7粤语 cai3 cit3

近代音 清母 車遮韻 入聲作上聲 切小空;中古音 清母 屑韻 入聲 切小韻 千結切 四等 開口;清母 霽韻 去聲 砌小韻 七計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屑部 ;清母 屑部 ;王力系统:清母 質部 ;清母 質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切」 說文‧刀部「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砌
切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苆(qie1)
    2. 㛗(qie1)
    3. 㓶(qie4)
    4. 笡(qie4)
    5. 蛪(qie4)
    6. 匧(qie4)
    7. 惬(qie4)
    8. 猰(qie4)
    9. 䟙(qie4)
    10. 㗫(qie4)
    11. 愜(qie4)
    12. 㤲(qie4)
    13. 妾(qie4)
    14. 㼤(qie4)
同部首
    1. 劈
    2. 剱
    3. 初
    4. 刄
    5. 㓞
    6. 𠚮
    7. 𠚨
    8. 𠚦
    9. 刀
    10. 刃
    11. 劒
    12. 券
同筆畫
    1. 𠂔
    2. 卆
    3. 少
    4. 𠘰
    5. 弔
    6. 𠀈
    7. 耂
    8. 互
    9. 卍
    10. 卅
    11. 𠀋
    12. 刅
初中古詩詞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