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出處 出處
◎ 出處 chūchǔ
[take up the pose and go into retirement] [古]出任及退隱
◎ 出處 chūchù
(1) [source]∶典故、成語、資料、引語或說法的原始作品
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 陸游《老學庵筆記》
畫卷的年代和出處
(2) [authorship]∶指文學作品素材的來源
-----------------
國語辭典語本《易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指去就進退,出仕和隱退。漢.蔡邕〈薦皇甫規表〉:「修身力行,忠亮闡著,出處抱義,皦然不汙。」唐.韓愈〈送石處士序〉:「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
典故文詞之類的來源、根據。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晉張望詩曰:『愁來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處也。」《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來。』」近來源,由來
物品的出產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批評東西的毛病,說那東西的出處,著實是個行家。」
英語 source (esp. of quotation or literary allusion), origin, where sth comes from
德語 Quelle (eines Zitats, oä.)
法語 source, origine, provenance d'une citation
© 漢典
出處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出處
© 漢典